當前位置:全科學識雲 > 行業範文 > 創業 >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15篇
手機版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15篇

來源:全科學識雲 閱讀:9.03K 次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15篇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1

一、調研背景以及調研目的

如今,對我們來說,自主創業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了。對初出茅廬的我們,在資金,經驗,人脈等等方面都有不足,創業無疑是一個充滿艱辛的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20)》中明確提出“加強就業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教育部關於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新潛力的羣體之

一、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於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目前高校創業教育在自主創業理念定位、模式構建、師資培養及課程建設等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創業學生有哪些困難?社會又怎麼看待他們,爲他們提供了哪些幫助?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答案。

調研目的:

目前高校創業教育在創業理念定位、模式構建、師資培養及課程建設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爲及時有效地迴應社會需求,亟需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總結,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套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創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套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創業教育體系,爲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參考

二、寧波鎮海區自主創業情況的調研結果統計與分析由於調研問卷題目較多,我們將其具體歸納爲兩個部分。一是對被調研者對創業的.認識,二是被調研者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看法和建議。

一、對創業的認識。

在調研中發現32.7%的人對創業的看法爲:自主創業是實現理想的一種方式,創業能使個人獲得不斷的成長和發展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30.2%的人對創業的看法爲:創業要理性;在調研大學生自主創業時應具有的素質時,51.2%的人選擇強烈的挑戰精神,出色的溝通及交際能力,良好的社會關係,對市場的認識水平是創業必不可少的。在調研大學生創業的知識來源時,選擇親身實踐與家庭環境的比例佔48.5%,選擇媒體和社會宣傳和培訓活動的比例佔35.6%。在“自主創業中您偏向什麼樣的創業形式”問項中。

二、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看法和建議。

在調研中發現對於大學生自身而言,選擇哪個領域給自己帶來的風險最小的問題中,選擇與自身專業相結合的領域和啓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兩個選項的佔54.3%。在調研對於大學生而言在什麼時間開始創業比較合適的問題中,選擇畢業後2年內或3至5年的佔總數的58.9%,極少數人選擇在畢業當年進行自主創業的。在“政府以及學校在大學生創業方面應該做哪些扶持?”的問題中,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支援和社會化專業化管理服務機構提供服務佔了44.4%,將創業課程納入必修課佔了15.2%,宣傳鼓勵、政策支援佔了20.4%,提供場、實驗設備等環境和服務及其他佔了20%。

三、鎮海創業者的現狀分析

四、創業者們和調研結果給予大學生的意見

在這次調研我們重點選擇了三家在鎮海區自主創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參觀採訪。先後三家企業在對大學生創業的問題上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並且給當代需要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出了很多理性的建議。

一、畢業後四五年再開始創業。企業家們均認爲大學生畢業後並沒必要急需走向創業的道路,而是應該對未來有所規劃,進入公司的最低端摸爬滾打,細心研究和努力認識社會,經過四五年的沉澱,形成穩定的基礎和心態才能自主創業。

二,企業家們建議合夥創業,四五年以後將不同階級不同工作的人結合在一起一起創業,大家的社會經驗都相互促進有利於創業。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2

調研主題:

在校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團隊創業情況

調研時間:

**.7.8——**.10.9

調研對象:

廣西大學學生

調研目的: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傳統的創業模式已經受到嚴重限制,互聯網逐漸成爲創業者的主要陣地。

而在校大學生,作爲中國思維最活躍、對新事物接受度最高的羣體,也紛紛投入互聯網創業的浪潮中,成爲互聯網創業團隊中的重要力量。他們之中,有人或許拿到上百萬的風投,有人卻慘遭失敗,血本無歸……所以,調研在校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團隊創業情況,有利於爲大學生的職業規劃和發展創新指明方向。

調研方法:

1.實地採訪:採訪一個廣西大學互聯網創業團隊的項目負責人,瞭解他的創業故事

2.問卷調查與分析:廣西大學學生對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的看法

3.網上查找資料:收集中國在校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團隊創業情況的相關數據

調研分析:

1.實地採訪廣西大學互聯網創業團隊建立的O2O學生服務平臺——"小荷馬"總負責人黃炳傑(採訪稿見附一),瞭解到他的初衷是排除中間商差價、物流難度、市場不公平等因素,讓西大學子享受的豐富的水果及特產。於是建立了"小荷馬"O2O平臺,直接在供應商源頭採購,透過微信交易,將豐富的特產及水果送到每一個西大學子的手中。剪去多層批發商差價,保證優質質量,打造一個爲西大學謀取福利的公衆服務平臺。

在項目運作的過程中,"小荷馬"遇到了許多困難,如供應、配送、推廣,還有各部門之間、線上線下的銜接等。但經過"小荷馬"團隊的不斷磨合,項目已經逐漸步入正軌。並借互聯網之勢,在廣西大學迅速傳播開來,成爲西大學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針對"在校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團隊創業情況"這一主題,我設計了一份問卷(見附二),透過QQ、微信分享給廣西大學的同學,填寫完畢後回收問卷。透過對所有回收問卷的整理分析,此次調查收回有效問卷共計89份,其中大一12份,佔13.48%;大二46份,佔51.69%;大三21份,佔23.60%;大四10份,佔11.24%.男生39份,43.82%;女生50份,佔56.18%.下面是針對問卷結果的分析:

①調查人羣:問卷的填寫者爲本人的同學朋友,集中在大二、大三,調查的人羣結構相對單一,不能代表廣泛的大學生羣體,但不影響調查的整體方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②數據分析:如果創業,選擇互聯網創業的同學高達78.65%,說明被調查的西大學生有較強的互聯網創業意向;並認爲大學生在互聯網創業中的優集中在" 學習能力強,有創新精神"、"年輕有活力,勇於拼搏"、" 互聯網資訊能力強 ",說明大學生對互聯網懷着開放的心態,對互聯網創業充滿信心;如果互聯網創業和學業衝突,選擇休學創業的同學佔22.47% ,邊學習邊創業的佔35.96% ,放棄創業專心學習的佔31.46% ,說明大多數被調查的同學認爲求學階段,學業比互聯網創業更重要,當創業和學業衝突時,很大可能會放棄互聯網創業,專心學習。

3.相關資料(見附三)顯示,互聯網已經成爲國家大力提倡和扶持的大學生創業領域,據統計表明,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時侯,互聯網行業仍逆勢增長。報道指出,20xx年,互聯網收入2200億元,同比增長32%;企業個數5.1萬戶,同比增長9.6%;全年實現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23%,高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收入12個百分點。特別是20xx年以來,淘寶網推出了學生頻道,面向高校畢業生和在校大學生,鼓勵他們透過自主創業實現就業,互聯網創業已經成爲大學生創業的首選。

調研結論:

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的產生不是偶然的,隨着大學生緩解就業壓力和實現自我發展的需要,網絡經濟的'興起,IT業作爲一個最能快速集聚財富、吸引關注的行業也逐步走向成熟,一個屬於全體網民的狂歡:互聯網淘金時代悄然而至。

大學生互聯網創業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創辦網站(創辦BBS論壇、開設博客等),對初涉商海的大學生要求不高,而且可以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網上開店,具有門檻低、風險小、易操作、存活率高的優點;網上自由職業(擔任兼職網絡編輯、電子暢銷書作者、專欄作家等),時間比較靈活,工作地點也不受限制,大學生能在享受自由和瀟灑中實現創業。

大學生互聯網創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①好高騖遠,不夠務實:隨着近年來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再加上政策引導和社會輿論的影響,很多大學生懷着高漲的激情紛紛投身於網絡創業活動中,人數不斷增加。但根據調查,其成功率大概只有2%,他們往往缺乏對開發項目的全面瞭解與分析,單憑感性認識期望透過網絡創業實現 "一夜暴富"的夢想,不能理性地看待創業過程的艱辛和風險,以務實的態度去經營自己的網絡事業。一旦創業失敗,就會影響其信心,容易產生挫敗感。

②所掌握的互聯網創業知識和技能不夠紮實:互聯網創業需要大學生具備強烈的創業意識、嫺熟的專業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華,有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克服失敗的心態。同時,要想成功創業,還應有較強的知識素質,包括:識別機會、人際交往、市場開拓以及團隊合作等全方位的才能。由於我國大學生的網絡創業指導還剛起步,長期的應試教育下,視野不夠開闊。此外,高校對實踐環節普遍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致使他們缺乏相應的創業培訓,碰壁在所難免。

③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在高校,很多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甚至爲生計發愁,因此大多利用他人借來的資金進行創業,白手起家,存在較大的風險。尤其是在面臨就業和創業的艱難抉擇時,不少人在經濟壓力面前選擇放棄,找一份現實的工作,來緩解自己的生活壓力。

④缺乏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我國的傳統文化習慣於安穩。從家庭來看,一般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在畢業後找一份好工作,領取固定的薪水,對創業持懷疑態度;從高校來看,學校缺乏對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積極的支援,一些老師和同學認爲創業會和正常的學習相沖突;從整個大環境來看,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也間接增大了創業者的心理壓力。

促進大學生網絡創業的對策建議

①加強大學生的網絡創業教育:一是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教育,二是要加強大學生的網絡創業知識教育,三是要加強大學生網絡創業技能的輔導。

②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大學生網絡創業的順利開展需要一個良好的、支援性的社會文化氛圍。政府部門應擔負起應有的責任,透過多種形式,大力倡導和弘揚創業型的社會文化,在全社會營造一種支援創業、尊重創業、寬容失敗、創業光榮的輿論環境。

③建立網絡創業資金支援體系:一方面,政府應透過財政撥款、社會募捐等方式成立專門的大學生網絡創業扶持基金;另一方面,高校也應結合自身情況,拿出專門資金,對大學生網絡創業予以支援,尤其要重點扶持前景良好的網絡創業項目。

④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有關立法機構應不斷完善網上的信用評價與監控體系,堅決打擊網絡環境下的商業壟斷行爲、商業欺詐行爲和知識產權侵權行爲等不法行爲,引導商業網站和廣大網商誠信、合法經營,淨化網絡經營環境,維護良好的網絡經營秩序,爲大學生網絡創業提供公平、有序的網絡競爭環境。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3

一、問題的提出

隨着我國繼續擴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高等教育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一舉跨越實現高等教育大衆化。截止到20xx年,我國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已突破700萬,再加上往屆未能就業的,高校的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受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的經濟形勢影響,結構性就業和失業正在趨於常態化,畢業生、農民工、下崗再就業職工等多種類型、層次和結構性的就業矛盾等必然會在較長一段時期存在,高校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創業必然成爲一種普遍自然現象,返鄉就業創業正在成爲70%農牧民生源大學生面臨的選擇。

目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困難已成現實,雖然有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想過自主創業,認爲自己缺乏工作實際經驗,就業成功機會小,相反作爲新崗位的開拓者,選擇自主創業不僅能爲自己解決就業,更可能爲社會帶來新的就業機會,但資金缺乏和經驗不足依然成爲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最大瓶頸。爲解決農村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難題,找到大學生到農村自主創業意願及影響因素是十分有必要的。

團委針對大學生基層就業計劃和留藏志願者羣體的發展權益的情況,對青年就業創業進行了研究。針對大學生村官的萌芽、探索、發展和普及四個階段進行了研究。

二、調查策劃與實施說明

(一)調查目的

爲了瞭解大學生畢業返鄉的意願和留藏志願者羣體的發展及影響大學生畢業返鄉創業的因素,從而提出可行的方案,促進大學生畢業返鄉,達到發展落後地區的目的,我們開展了這次大學生畢業返鄉意願和留藏志願者羣體的發展的調查。

(二)調查內容

建立在隱私保護的基礎上,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有大學生的基本資訊、調查對象家鄉的經濟水平、調查對象的主觀看法及主觀評價、大學生的就業觀、影響大學生返鄉的因素、政府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扶持政策等。

(三)調查對象及其範圍

本次調查以洛扎縣在外讀大學的大學生和在縣服務的志願者爲調查對象,調查範圍爲全縣大學大一到大四的學生跟全縣誌願者及已經參加工作的志願者。

(四)調查方法

本次調研文獻研究法和問卷調查法爲主,訪談法爲輔。

文獻研究法:透過查閱文獻,瞭解本課題的學術研究現狀,綜合大量文獻歸納總結有用資訊,作爲問卷設計與定性研究的基礎。

問卷調查法:透過在全縣鄉鎮範圍內,以大學生爲對象發放問卷,直接獲取大學生的第一手資料,這是本次調研的主要資訊來源。

訪談法:透過對幾名農牧民和5名創業青年的訪談,瞭解他們對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想法。

(五)抽樣設計與調查實施

(1)抽樣設計

抽樣總體:洛扎縣創業青年和在縣服務的志願者

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

(2)調查實施

第一階段:由小組成員各自查閱相關文獻,然後彙總從文獻所得資訊,進而確定研究方向,設計調查問卷。

第二階段:進行預調研。發放問卷50份,進行問卷質量檢驗。

第三階段:正式發放問卷。調研小組成員分工,透過QQ、微信等發放問卷。

發放問卷80份,回收調查問卷78份,有效問卷75份,對5名農牧民和5名創業青年進行訪談。

第四階段:撰寫調查報告。

三、青年返鄉創業狀況和留藏志願者權益及分析

(一)大學生畢業返鄉自主創業狀況

本次調查採取問卷調查與現場採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並將實地調查加以運用,以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客觀性和準確性。主要從三個方面着手,一是針對在校大學生,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其返鄉創業的意願和對國家政策的瞭解程度等問題進行調查;二是就已返鄉創業的青年,採用訪談法的方式與其交流了解返鄉創業的資訊;三是與新農村的農牧民訪談交流,向其瞭解相關創業資訊和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看法。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調查問卷78份,有效問卷75份,對5名農牧民和5名創業青年進行訪談。

1、大學生畢業去向狀況

從問卷調查結果看,首先在校大學生對返鄉創業的選擇佔總體的極少數,其次根據調查在校大學生對返鄉創業有不同觀點,僅14%的人認爲是成熟的表現,4%的人認爲返鄉創業是由於自身能力不足,是逃避的表現,而70%的人保持中立,認爲適合自己就行,最主要的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必在乎其他人的眼光。

2、不同年級大學生對限制返鄉創業因素的認知

調查顯示,大學生返鄉創業困難重重。大學生返鄉創業 17.4%以上是爲了改變家鄉的舊貌,改變家鄉的傳統產業,期望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父老鄉親發家致富。而返鄉創業大學生一般都具備某一種技術,或在某一領域具備較高的造詣,有可能帶領父老鄉親利用新技術改變落後面貌,提高農民收入,但是現實中卻還存在很多制約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因素。

其一,閱歷不夠,經驗不足。其二,創業融資難。其三,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其四,政府對返鄉創業大學生政策支援力度不夠,未充分發揮作用。返鄉創業大學生在自主創業的大軍中所佔的人數並不多,地方政府部門對大學生畢業到農村創業還沒有足夠重視,企業制度、人事制度、投資制度上也未見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多給予政策優惠,目前還沒有形成一整套支援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政策和法規。

3、家鄉的經濟、創業、發展前景、政策等條件是否對畢業大學生的返鄉意願產生影響進行了分析

從統計分析可以得知,受訪畢業大學生對家鄉的發展前景和經濟狀況的滿意度評價相對較高,對創業環境和政策環境的滿意度評價相對較低。高達72.8%的受訪者表現出了對家鄉未來發展前景的強烈信心;表示完全沒信心的只有1.0%。對家鄉經濟狀況的滿意度評價則呈現兩極分化,表示滿意的受訪者累計達到44.7%,而表示不滿意的也達到了41.2%。對創業環境和政策環境的評價則明顯較爲悲觀,表示不太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比例均接近50.0%,表明縣、鄉鎮的創業環境和政策環境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對家鄉發展前景、經濟狀況、創業環境、政策環境的各項滿意度評價均與返鄉意願存在顯著相關。由此可見,家鄉綜合實力的提升以及相關政策的改善對吸引畢業大學生返鄉工作將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4、對家鄉的主觀依戀極大地影響着返鄉

在本次調查中,畢業大學生對家鄉的主觀情感依戀與返鄉意願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即越是對家鄉表現出強烈依戀的人,越是傾向於返回家鄉發展。在對家鄉表現出較爲深厚的情感依戀的畢業大學生中,有超過40.0%的人打算回家鄉發展;而對家鄉情感較爲淡漠的人羣中,這一比例均沒有超過20.0%。由此可見,主觀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在鄉意願的`抉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畢業大學生的返鄉意願並非僅僅是理性思維的結果。

(二)訪談結果分析

1、從對已返鄉創業大學生的訪談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主要幾點:

(1)、在訪談過程中,他們普遍表示,從開始創業到現在,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但不後悔創業,他們仍以高度的熱情回答我們的問題。

(2)、受訪談的大學生提到有知識、有眼界是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最大優勢,同樣的創業項目在大學生的手裏做起來就會顯得更加有品位,返鄉創業最重要就在於大學生自己。

(3)、隨着城市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大學生返鄉創業需要政府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優惠扶持政策。已經返鄉創業的劉某在訪談中給我們說到,創業並不是賽跑,想跑就跑,它必須具備諸多條件後才能進行創業,並不是爲了創業而創業。創業是爲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是創業的魅力所在。大學生羣體是一個富有理想的羣體,但往往過於理想化,使他們缺乏對市場的敏感度,缺乏市分析場和開拓市場的能力,易忽視潛在的風險,考慮不周全,社會人際關係也較爲缺乏。實際上,創業靠團隊,靠社會大環境,創業初期必須得到扶持,企業才能發展壯大。“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返鄉創業必須考慮多方因素。

2、對村幹部進行訪談時,我們觀察發現,新農村渴望大學生返鄉創業。隨着近幾年來國家對農村發展的大力扶持,返鄉創業被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所考慮,而且受到國家重視。中央就有會議指出,支援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返鄉創業,透過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使廣袤鄉鎮百業興旺,可以促就業、增收入,開啟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同發展新局面。之後各個地方都響應號召,出臺了許多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

我們瞭解到農村對大學生的需求量很大,村幹部表明村裏是需要大學生這樣新鮮的活力注入的,同時也希望大學生返鄉創業,推動新農村建設。而問卷數據顯示,大學生願意創業的人少,返鄉創業的人更少。影響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因素如下:

(1)、優惠政策宣傳力度不夠本次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對返鄉創業優惠政策知道得很少,所以不選擇創業,而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有的是一開始不知道,後來瞭解到了,得到了很多幫助,有的是一開始就知道,依據那些優惠政策,對他們的創業帶來了方便。所以還應該加大一下政策的宣傳力度,鄉鎮政府、高校等都宣傳,大學生了解的多了,選擇返鄉創業的機率會更大。

(2)、家長觀念及學生觀念很多農村的家長把上學看成是一種出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對孩子說些,要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走出農村等等,家長說得次數多了,孩子就會認爲自己以後要去城市打工,生活在城市裏。因爲這樣的觀念,導致許多大學生都沒有考慮過要返鄉創業,而是直接選擇就業。

(3)、資金的來源問題對於農村的大學生,家裏供他們上學都已經是很大的負擔,又哪裏有多餘資金來給予創業的基礎資金,而大學生自己呢,他們也是剛剛畢業或是還沒畢業,手裏也沒有過多的資金,所以資金的來源問題對於返鄉創業來說是很大的阻礙。雖說國家有很多貸款政策,可是那一部分貸款只是可以減輕負擔並不能成爲全部資金的來源,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爲對了農村的大學生返鄉創業的一些項目,都是以大筆的資金爲起點。

四、相關建議

調查農村籍大學生的畢業返鄉創業意願,其目的就是爲了給農村地方政府,高校、乃至家庭和大學生個人提供有用的參考和發現。透過前文的統計分析和迴歸分析,歸結出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願的總體特徵,並深入探究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願不強的原因,從而提出促進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願的相應對策建議。

(一)縣、鄉鎮政府方面

政府在促進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願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很大的號召力,首先明確農村地方政府在就業中的責任範圍,鼓勵自主創業等措施吸引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就業,爲新農村建設提供所需的人力資本。

1、明確地方政府在創業中責任範圍和職能定位

明確地方政府的責任範圍和職能定位就是要求政府要適度調控,同時樹立服務的理念。同時政府應該營造一個鼓勵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良好環境。在促進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方面,農村地方政府要健全其市場化就業機制,實施積極的創業促進政策,建立健全相應的就業服務機構,加強就業及創業資訊的時效性,解決就業資訊不對稱。

2、加強創業服務體系建設

促進畢業生就業的另外一個渠道,就是鼓勵其自主創業,透過自主創業產生新的就業崗位,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產生“第二次就業效應”。要注重創業文化的培育,建立激勵創業的政策體制,加強創業服務體系的建設。鼓勵畢業生返鄉創業,爲其創業提供一定的政策保護和資金支援,合理解決創業和就業二者的關係,透過創業第二次就業效應,來帶動進一步的就業。

3、構建評估體系,及時做出政策調整

強調市場化機制在勞動力市場中的作用,就應該指導市場機制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着供需不斷尋求平衡的這一動態過程而調整,因此相關的政策體制也應作出相應的調整,市場機制的變動不是直觀可洞察的,需要透過建立相關的可操作的指標體系、政策評估法律與制度體系來反映。建立和完善針對上述就業相關的政策體制的評估和監督,一方面保證其執行效率和落實程度,另一方面透過評估體系對市場機制進行動態的跟蹤和觀察,爲上述政策體制的調整提供依據。

(二)大學生個人方面

不管是創業還是就業,作爲一名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目標,所以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明確目標,然後做出自己的生涯規劃。根據調查顯示,願意返鄉的大學生有很多,但是選擇就業的多,創業的少。但是無論怎樣選擇,作爲大學生,首先,要不斷學習,從各個方面補充自己的知識,自覺加強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然後,要強化競爭意識和市場意識,要預見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做好擇業時的心理、精神準備,提高自身抗壓性。

最後,要有自主創業的意識和準備。現在大學生就業,一屆比一屆難,而自主創業是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途徑,自主創業所產生的“第二次就業效應”更是爲新農村建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和更多的工作崗位。各級政府爲了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也制定了相應的優惠扶持政策。農村籍大學生應具備一定自主創化的意識和準備,要有創新意識和能力,更要有自主創業的勇氣的魄力,在充分就業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

至於起步的資金有三個渠道,一是自籌,二是借貸,三是風險投資。自籌數量有限;借貸一則資信不足貸款不易,二則有期限要求,不能滿足創業的長期投資需要;風險投資是最好形式,特別適合大學生創業者。但我國目前的風險投資市場還很不成熟:一是投資者少,資金有限;二是管理不規範,投資風險大;三是上市條件高,投資不能及時抽出,繼續其他項目的投資。能爲大學生創業提供投資者很少,數量也有限。爲此,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支援風險投資的發展。另外,在當前風險投資市場很不成熟的情況下,針對大學生創業問題,國家應專門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但是作爲意欲創業的大學生來說,不能等靠國家的扶持,而應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創業。

五、總結

本次調查透過對調查對象來源地經濟情況、調查對象的返鄉意願以及調查對象在大學中的表現等資訊的蒐集,整理和分析,對農村大學生畢業返鄉創業意願進行了研究。透過瞭解大學生畢業返鄉創業狀況及其多方面影響因素,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此次調查能引起廣大農村大學生的思考。希望他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能想想畢業以後的出路,能更加註意政府出臺相關的政策。志願工作是指任何人志願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爲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爲改善社會服務,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的服務。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4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的方式,共發放問卷50份,回收問卷50份,有效問卷50份,有效率100%。調查對象爲浙江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部分有創業意向及已在創業的學生,調查對象的年齡均爲19到21歲,平均年齡爲20歲。問卷內容包括學生對創業的認識以及態度、學生對自己創業思路的選擇、學生創業培訓的情況等。答案分單選、多選和簡答題三種。採用無記名的形式,學生自主選擇填寫,答題後當場交卷。問卷結果採用計算器和人工計算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處理。

二、調查結果及現狀分析

據調查顯示,這部分對創業有意向的學生均對自主創業這一社會話題有了自己的認識和想法。大部分學生認爲創業即是開創事業,他們同時認爲,資金、人脈關係、經驗不夠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因素,希望能夠參加創業有關的輔導課程或相關實踐活動。

每個人選擇創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初衷,這是他們選擇創業的原因,也是推動他們在創業道路上前進的動力。據調查,有44%的學生選擇創業是爲了賺錢;剩下部分中的大部分學生的目的是爲了積累經驗或者展示自我能力,這兩部分的學生所佔的比例分別是26%和19%。而有極小一部分學生只是爲了一時興起,體驗刺激或者應對當前的就業壓力。

目前,大學生自主創業還未成熟,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等均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有着莫大的影響。但是,據調查,大學生對於這些政策、法規的瞭解程度卻不太理想。有着66%的學生不太願意主動去了解,只是知道一點;19%的學生偶爾會去關注,比較清楚;17%的學生一點也不知道。而只有3%的學生纔會經常去關注,對於這些政策、法規很清楚。這一情況,也顯示出了大學生自主創業人羣當中的一個問題。

由於所組成人羣的特點,大學生創業也導致了很多去決定創業的人抱着想去嘗試的想法,這更多的反映了年輕人的拼搏精神。但是,創業從始至終都是一條相當曲折的道路。雖然還未親自動手去實踐,但是,學生們對於創業過程中的最大障礙都有了自己的認識。具體見表格1.

除了對創業所會遇到的問題做過了解外,學生們對於創業所會選擇的領域、創業形式、創業地點等均做了相關的考慮。其中,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啓動資金少、易開業且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並選擇合夥創業的形式,其比例均達到了68%。

而19%的'學生會選擇與專業相關的行業作爲其創業領域,10%的學生會選擇軟件、網絡等高科技行業。而對於創業形式,剩下的人當中,8%的學生會選擇家庭創業,24%的學生會選擇自主創業。在對自己創業地點的選擇上,選擇回家鄉創業的學生佔42%,去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創業的學生佔47%,去西部地區創業的學生佔10%。

在創業道路上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時,在校大學生也開始傾向於考慮一些現實因素,大部分學生會根據市場需要來決定自己所會採取的方向,這與前段時間相比已有了不小的進步。而且在面對一次創業失敗時,只有極少一部分學生會選擇放棄,大部分學生會選擇等待時機,積累經驗,其比例高達76%。就算面對創業過程中資金不足,很多人也有了相應對辦法。且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向銀行貸款,這些舉措均與當今社會頒佈的一些支援大學生自主創業政策聯繫在了一起。這些均說明了現在的大學生創業正在逐漸趨向於成熟。但是,中國的大學生創業還是有一段漫長的道路需要大家慢慢去探索。

在創業之前,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能夠到企業實習,透過親身實踐,藉此增加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綜合能力。而且據調查顯示,在校學生均渴望獲得更多的創業輔導和實踐機會。但在被調查者中,只有29%的學生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而這些參加的學生中,更多的人是爲了去了解創業的過程和方法,彌補自身在這些方面的不足。透過這些創業培訓和講座,46%的人都認爲對於自己有些幫助。這些也顯示了大部分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都對自己有了正確的方向和認知,也在採取一些採取來補充自己所缺少的部分。

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在今年“兩會”期間表示,美國大學生創業率達20%,而中國大學生僅爲1%。同時,據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的調查顯示,面對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的現狀,有67.9%的人仍表示支援大學生創業,僅8.9%的人表示“不支援”。儘管對於大學生創業失敗,但社會輿論卻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而在創業之路上,社會和國家的幫助和支援確實對於大學生創業有着頗大的影響。在談及認爲政府在大學生創業方面應該做那些扶持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社會化專業化管理服務機構提供服務和政策支援。而學校方面,大部分學生則希望能夠把大學生自主創業納入大學科技園區,並提供場地、實驗設備等環境和服務。同時,他們也希望學校方面能夠更多的爲學生提供一些創業方法和技巧培訓,加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對於就業形勢的瞭解程度。

對於大學生自主創業,不僅需要社會和學校的幫助,更多的也決定於學生自身所具備的綜合素質。當提到這一方面時,學生們對於自主創業要求大學生具備那些素質也有不同的認識。所以在自主創業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增加自己的溝通能力、管理能力等,培養良好的社會關係,並懂得分析市場需求,來增加自己的成功創業的籌碼。當然,大部分學生也充分認識到了大學生創業相對於社會其他羣體有着學習能力強,有創新精神等優勢,同時,大學生還具備年輕有活力和勇於拼搏的精神。

三、對未來大學生創業的展望

在博鰲亞洲論壇的創業力夢想會場上,中國改革發展基金會副祕書長湯敏曾提出,變革中的中國經濟環境下,青年的“創業力”是整個國家發展的前進動力之一,它將影響中國未來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實力。廖成林說,只要整個社會形成了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氛圍與機制,可以預見,未來社會將會出現一個由創業成長起來的精英羣體。這個羣體將會成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因此,保護青年主動創業的熱情和“創業力”,至關重要。鼓勵大學生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這需要整個社會形成聯動機制,爲青年創造更好的創業環境。

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援和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和措施,從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培訓和創業補貼等多方面予以支援。去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推出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按照規定,今後凡有創業願望並具備一定條件的大學生都可以得到創業培訓和創業指導服務。儘管如此,我國當前創業環境仍然很不完善,創業政策有待細化。創業教育體系也仍不健全,創業教育師資和相關培訓課程較少。

就業爲民生之本,創業爲青年之根。高校畢業生就業關係到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創業引導,充分調動和激發青年羣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當代大學生應不斷增強創新創業的意識,提高創新創業的本領,投身創新創業的實踐,早日實現自我價值。同時,社會各界應和衷共濟,形成合力,爲大學生羣體提供切實服務,爲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5

一、生逢其時,還是命途多舛?

——廈門市創業環境現狀分析

進入20xx年以來,廈門打造創業型城市的步伐加快。據悉,最新的《廈門市創業觀察研究報告》新鮮出爐。報告表明,廈門的創業環境優良,在參評的全國24個城市中居於第4位。廈門正努力着手於各方面的建立,以達到國家各項創業環境的標準,在此,我們將着重從政策、經濟、金融、市場、文化和地域等方面來析廈門市大學生創業環境。

從我們的調研情況來看,可以發現廈門目前的創業環境有着以下幾個典型現象:

(一)政策環境:大學生難以運用優惠政策。

全國各地的地方政府都紛紛爲解決當地大學生就業問題提出了種種創業方案,制定了各項創業政策。然而,大學生難以運用優惠政策的現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宣傳不足、落實不到位,有些政策還存在設計不合理的現象。

(二)經濟金融環境:大學生創業資金來源狹窄,風險投資等先進金融投資方式十分缺乏。

透過採訪一些大學生創業者,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資金問題。透過統計分析我們做的調查問卷可知,創業過程中遇到資金不足等財務問題時,近45%的大學生選擇了“向銀行貸款”,20%的學生選擇“吸引風險投資基金”。然而,銀行貸款也未必能夠得到充分的支援:很多大學生自身的創業項目成長性不足,而且由於無充足的擔保源,使得銀行沒有動力爲這些大學生創業者進行擔保貸款,從而導致很多大學生創業者連最基本的銀行貸款都無法實現,最終只能透過向親朋好友借款,甚至是進行非法的資金募集。

(三)創業文化環境:多數大學生對創業缺乏一個成熟的理解

在我們的調研中發現,大學生分成兩種顯著的羣體,一是想要創業的大學生或是創業初期的大學生,這類大學生對創業的概念理解相當不成熟,他們多數將創業當作一種餬口的工作,追求的是形式上的創造企業;二是創業成熟度較高的大學生,他們大多數考慮到事業的長遠發展,在經歷了很多困難的磨練後,他們追求的是創造價值。因此,兩者有着本質性的區別,前者在“做事”,後者在“做事業”。

(四)創新環境:大學生創業的核心技術普遍不足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大學生創業依靠核心技術起家的並不多,大部分的大學生僅僅依賴於簡單的營銷手段等低技術含量的商業活動而將其當作創業,例如代理服裝、校內複印、雜誌製作等,他們的“創業”更多的強調“挖掘未挖掘的市場”,但他們沒有發現這個市場的深度不足,即該市場已經被開發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些門檻極低的邊角料,都令我們爲他們的未來擔憂。

我們認爲沒有“核心技術”的“創業”並非創業,而是在就業,在掙錢。大學生創業應當牢記,只有擁有核心技術,大學生在創業中才有與他人競爭的資本,才能在這個行業中生存。

(五) 家庭環境:家人的支援極大影響創業者心態

在我們對創業者的調查過程中,幾乎近90%的受訪者有考慮到家庭因素對其創業的影響。來自家庭的因素對於創業者的創業之路的選擇以及創業成功的可能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其一,家庭環境影響其創業素質;其二,在選擇創業道路時,家庭的態度也會對創業者有重大影響。

A.政策面的四大矛盾

我們看到,在上面所述的五個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中,應該說存在最大問題的在於政策實施現狀,即政策環境在形式上是樂觀的,實際實施情況卻值得堪憂。就我們的調查上看,政策直接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四個主要矛盾在於:

(一)豐富的政策與基層機關政策宣傳動力不足的矛盾

根據我們發放的問卷調查,在目前打算創業大學生中,知道這些政策的比例不足50%,很多大學生透過自己向銀行貸款或者向親朋好友籌集資金來解決初始資金問題。在調研過程中,當我們以創業大學生的身份去廈門政府某部門詢問關於創業政策的問題時,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我們卻愛理不理,給我們看的政策僅僅一些在網上就可以找到的、有限的幾個政策。據很多創業已久的大學生透露,這個現象由來已久,因爲他們創業多年積累的人脈已經使他們其能夠輕易的瞭解到政府政策動向,而初創業的`大學生則沒有那麼多渠道能夠了解一些政府早已頒發卻不爲大衆知曉的檔案或政策。

根據我們對多位創業者的走訪總結出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在於:政策出臺與落實在宣傳環節中出現嚴重脫節,有些檔案之所以難被大衆獲取,在於我國政策執行環節中長期存在的“潛規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麼對基層工作人員而言,少一事如何實現?少宣傳或者不宣傳政策,政策資訊不被瞭解,自然就減少了工作量。可見,政策推廣中的宣傳環節備受考驗。政策頒佈和執行力度未統一,光頒佈不執行的做法未免有造“形象工程”的嫌疑。

(二)多樣的政策推動與政策執行效果的矛盾(以廈門YBC爲例)

YBC的申請與發放從屬於政府運作環節,在實際運作中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 YBC審覈的過程,按照制定的程序從申請到放款至少要四個月時間,而且透過率很低,只有30%的項目可以透過;其次,YBC爲每個項目只能提供小額融資(一般爲3~5萬元)。而在我們對大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創業項目的發展一方面需要有資金持續注入方可存活,另一方面資金需求量較大。所以,短期小額的資金扶持並無法滿足大學生創業中的資金需求。因此,YBC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幫助更多的體現在“形式上的幫助”,並無法從根本解決大學生創業的實際困難。

YBC雖然是衆多政策扶持之一的一份子,卻能深刻的反映出目前政策與落實的實際問題。廈門市在創業資金扶持、創業培訓以及創業服務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以政策推動創業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政策的“量”已得到了保證,而“質”卻未得到相應的保障,這就是政策“量”與“質”的直接矛盾。

(三)必要繁瑣的審批程序與審批成功率之間的矛盾。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只要涉及資金支援的創業扶持政策的申請都有較爲嚴格的審批程序,這在客觀上極大的降低了申請的成功率。例如,在上面介紹的YBC項目,實施效果有限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審覈過程至少需要四個月。這裏就反映了我們一直強調的政府政策執行力的問題,政府執行效率能夠有效提高的關鍵在於審批程序的精簡和審批門檻的降低,審批手續的簡化是提高政府運作效率最直接的辦法。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審批程序的簡化是否可行?廈門市YBC負責人林煒主任給我們介紹,目前申請YBC扶持需要透過初篩、培訓、實地考察、YBC全國辦複審等程序,透過這幾個必要審查程序的合格申請人才能獲得創業啓動資金貸款,並得到指導老師一對一的輔導。而這些程序確實是在審查項目的必要環節,林主任也表示:社會資源是有限的,如何把這些有限的資源真正送達到那些最需要幫助,才能夠產生最大效益的項目上,政府作爲政策的執行者,有義務嚴格管理好這些社會資源,將它的效益發揮到最大。這也反映了大部分政策執行者的心聲,他們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常常會面對追求政策執行效率和嚴格政策執行原則之間矛盾的權衡,一方面高效的政策執行效率意味着簡化的審查程序;另一方面,政策執行原則又要求政策的落實必須符合政策頒佈的意圖,真正能夠幫助有需求的大學生創業。

(四)項目成長性與政策扶持原則的矛盾

在調研中,不僅是政策執行者有這樣的考慮,連創業大學生都有相同的反應,大學生創業的項目普遍過於理論化,甚至大部分的項目並沒有嚴格的策劃書。就策劃書而言,大學生對未來現金流的估計和折現率的選擇,都主要是從理論角度出發;相反,實際創業的現金流估計卻需要學生了解這個行業的利益結構和利益來源,才能對現金流形成合理的估計。這源於大學生尷尬的創業地位,他們通常沒有考慮到這個項目涉及到各利益羣體以及項目在市場的可接受性。因此,很多項目未來的現金流很難估計,也就是說現金流的不確定將會導致成長性不穩定。

可見,一個創業項目面臨的現金流不確定因素越多,這個項目的風險越大,因此,一份優質的策劃書至少應當考慮到各類可預見的因素,否則就會因爲考慮不周全而面臨失敗的風險。

二、 創業環境面面觀

-----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創業環境的比較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創業環境究竟有哪些差異呢?根據實際調研及對國外創業環境和案例的研究,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創業教育的差別

西方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教育成熟度遠高於我國,它們在理論與實踐上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體制。在理論上,國外已經編寫了若干部創業學著作,其中美國創業學專家傑弗裏蒂蒙斯和小斯蒂芬斯皮內利編著的《創業學》已更新至第六版;在實踐中,國外創業實踐活動豐富,美國、新加坡和英國等國家都在大學設定了創業培訓基金,鼓勵大學生申請資金將想法投入運作,旨在培養其成熟的創業心態。而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卻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且未有較爲成熟的指導思想與教育體系,廈門作爲我國沿海經濟開放城市,在創業教育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取得的實際成效卻也十分有限。總體說來,我國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仍十分匱乏。

(二)創業心態的差別

發達國家青年的創業心態較我國大學生相比更爲成熟,他們將創業視爲磨練自己、考驗自我的過程,是主動式的創業,他們在乎的是過程的享受與體驗,從而達到經驗積累的目的;而我國的大學生創業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就業壓力所迫,是被動式創業,僅僅將創業視爲一種就業的替代方式,對創業概念理解不夠深刻。在對廈門市大學生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在計劃畢業後創業的大學生中,約有37%是在近一年內纔開始考慮創業的,自己對創業並沒有特別明確的認識和長期準備。

(三)市場化程度的差別

相比於歐美髮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講,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幹預,以政府爲主導的思維仍然沒有完全轉變過來,在創業過程中,許多措施比如創業推介會及創業初始投資方面由政府來做反而不如由市場來做會更有效率一些。創業本身就屬於市場領域的內容,因此從政府層面來講,對待創業,應當把服務於創業者,爲創業着提供便利作爲政府理應做好的職能,而不是僅僅作爲考覈政績的指標。我們在對新加坡鍾駿源教授的採訪中瞭解到,新加坡政府對於其創業者來說提供的資金及指導和優惠措施比中國目前更加豐盛,而且落實到位及其嚴格。

(四)創業思路的差別

在創業思路上來講,歐美國家講究的是專業化分工的創業方式,對於那些初創期的企業來講,可以沒有資金或市場,也可以沒有這些方面的人才,只要創業者擁有令那些投資機構另眼相看的個人素質能力、創意新奇的產品、獨特的經營思路和管理理念,那麼對於創業者所缺乏的其它一切來說,投資機構都可以提供給創業者,甚至到了後期,投資者甚至會更改企業的經理人,以致創業者與企業不再擁有控制權,但是,此時的企業,也已成爲了其領域的佼佼者,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而在中國,對於自己辛苦創立的企業,最後卻轉手給別人,在對廈門市各高校的走訪中,我們發現,對於大學生創業者來說,無論是在感情還是思想上,這點是都是很難接受的。

(五)創業政策的差別

國外良好的創業政策是造就一個個創業神話的重要因素,我國的大學生創業政策是在近年逐漸加大扶持力度的,在資金、教育、指導等方面的扶持計劃都處於初始階段。與我國相比,國外不但在資金上做足功夫,成立各種創業基金,爲大學生解決“創業血液”問題,還特別重視大學生創業軟實力的建設,注重培養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例如新加坡,近10年來,新加坡政府以每年不少於20億新幣用於風險投資、技術轉移和創新創業。EDB(經濟發展局)還設立了各項優惠扶持計劃促進了創業活動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此外,新加坡政府還制定政策,將每年派出一批大學生赴美硅谷創業型公司學習一年,意在將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帶回新加坡。相較而言,我國的創業政策較爲簡單,扶持面小,在目前嚴峻的就業環境背景下大多數政策帶有“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色彩,其次我國創業政策的執行力較爲薄弱,這也成爲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一個瓶頸。

當然,我國與國外在創業環境上的差別不止體現在這五個方面,但是其他的各個差別都可以由上述五個因素引申,從這五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社會對於創業的整體思維和認識是重點,因此創建創業型社會,促進大學生創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發佈幾個政策,建立幾個基金就能完成的,這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

三、我的未來不是夢

---更多優質創業,我們還需做些什麼

我們根據上述所提到的現象,結合中外創業環境的對比,借鑑優秀的國外經驗,從與大學生創業環境相關的兩個主體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一)政府:

1. 提高政府運作效率,強化政策執行力,合理的制定政策

我們認爲我們不應該過分關注政策發佈的數量,而應更重視其實施的質量。如果因爲審批手續複雜、審批週期長、政策宣傳不到位、政府職員責任心差、政策制定不合理的原因打擊大學生運用政策的積極性,那麼政策只能徒有其表。

2. 加強法制建設,完善市場經濟環境

前文中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廈門在法制城市的建設上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從總體上來講,我國與國外的一個重要差別在於法律環境的差異,在實際操作中,應該指出的是我國在知識產權以及維護市場公平方面做得仍是不足。我們理應正視問題,明白法律法律保護的不僅僅是大學生,更是健康的創業環境。完善的法律體制對我國構建公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改善大學生創業環境的是很重要,把法治思想深入貫徹到公平市場經濟的建設中,爲大學生提供公平的創業環境,提供知識產權的保護。法律保護的不僅僅是大學生,更是健康的創業環境。

3. 增強對創業的認識和理解

在政策上偏向於知識文化層次較高的大學生創業要比偏向於勞動導向型卻沒有任何發展優勢的創業要更能提高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我國的經濟生產發展競爭能力。對於創業,政府不能只滿足於做表面文章,除了在制定創業政策時要慎重考慮,更多的是要參考專家學者的意見,而不應由領導拍板做決定。政府轉變思維方式,使其政策能真正惠及到大學生創業者,使其在創業過程中更能專注於其企業經營與管理。

4.普及創業知識,搭建創業幫扶平臺

這裏有兩個方面,一是普及創業知識,即創業教育。

其次,搭建創業幫扶平臺指的是政府等服務機構與組織應作爲中介的身份參與大學生創業的過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5.應適當引導創業方向,對高新技術等成長性好、潛力大的項目進行偏向性支援

目前我國創業項目中高新技術,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項目佔的比重偏低,這不但與我國的法制不健全有關,也與國家對科技資金投入偏少有關。只有國家堅定支援高新技術的發展,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實行更多的政策傾斜,纔有利於引導大學生的創業方向,實現創業結構的優化。

6.多部門合作,爲大學生創業資金融通打通經脈

資金是大學生創業中最容易面臨的困難,而政策支援的資金不但量小,而且申請難度大,在實踐中的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目前,除了有福建省推出的專爲異地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申請貸款提供擔保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擔保基金,目前在廈門市已有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推出了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小額貸款。另外,廈門同安等地區也出現了互助性質的小額貸款擔保的創業民間團體,這些都構建成了正在完善的創業金融體系。 只要方法得當,就能爲大學生解決最急迫的困難。

(二)學校:

1.教育改革。事實已證明,在大學所實施的教育產業化,現在早已不能適應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整體思想。僵化的應試教育打壓了中國學生的創造能力。論動手能力,創新思維,活躍程度,皆要弱於國外大學生,但中國學生優勢在於基礎紮實,勤懇認真,改革中國大學的教育制度,既要保留中國特色教育下所帶來的優勢,又要彌補其不足。這樣的話,那些在大學中的佼佼者,將會成爲創業的新生主力,而不僅僅只有讀研一條路,因爲創業更能考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2.推廣類似 “創新創業園”創業教育模式。在實踐中,我們特別走訪了廈門多家高校的創業教育情況,這已經是一個重大突破。但是結合我國目前的實際,我們特別推薦廈門理工學院的創業教育模式——廈門各高校中具有代表性的廈門理工學院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我們認爲其運作模式值得在高校中推廣。

3. 開展創業專業教育。除了上述論及的創業教育外,高校還可以創辦專門以教授創業有關內容爲基礎,培養專門的創業學人才爲目的的創業學院。

廈門市已於20xx年創辦了專門的創業職業培訓學校,現已爲廈門專科教育培養出衆多的創業人才。另外,在全國範圍內,無論是上海交大、中山大學等一線高校,還是西安外事等衆多的二三線高校,都紛紛成立了創業學院以培養創業專業人才,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和水平。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創業專業教育已成爲新的趨勢,而在開展專業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又要注意學生的綜合創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實踐和融入社會,培育出真正具有自我創業能力和價值實現的創業者,從而避免落入職業教育的俗套。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6

第一部分 前言

大學生這個朝氣蓬勃的羣體一直備受社會的關注,而近年來大學生創業又成爲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國內各所高校積極響應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大學生創業。基於此,爲了準確把握山東省大學生創業現狀,有針對性地做好鼓勵大學生創業工作,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積極響應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爲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和儲備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和威海市建設創新型城市的號召,將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一次關於探究“大學生創業意向及需求”的調查。山大學子對於創業持怎樣的態度?又有多少人已經先人一步進行了創業?創業過程中遇到了怎樣的困難?他們需要學校提供何種支援?帶着這些疑問,調查人員展開了此次調研工作。

一、研究背景與現狀

1、概念:大學生自主創業就是大學生透過個人及組織的努力,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才能、技術和所形成的各種能力,以自籌資金、技術入股、尋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環境中,努力創新、尋求機會,不斷成長創造價值的過程。

2、現狀:從20xx年起,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許多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有關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成爲一個社會熱點話題。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自主創業者也不斷增加。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各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人數佔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創業的大學生數量所佔的比重則更大。大學生創業意向與社會環境、學校氛圍息息相關,也與自身的創業意識密不可分。二、研究目標(核心問題)

此次在全校範圍內進行的大學生創業意向及需求的調研及訪談,旨在瞭解我校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及需求狀況,根據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統計進而響應我國科學技術部《關於大學生科技創業見習基地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的相關檔案要求,並由學校相關部門依此來制定支援我校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及制度,以積極引導山大科技園威海分區所屬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開展大學生創業見習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調研採取系統抽樣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個學院的人數比例分配問卷。在每個學院隨機選取專業,在選定的專業中隨機選擇班級,並且使男女人數比例爲1:

1,保證了調研的科學性。

四、問卷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本次調研需要顯示的幾個核心問題

一、描述現象

1、我校學生對創業的瞭解,他們的創業意向,以及現在所處的狀態。即“是已經開始創業,還是考慮過創業但是有疑慮而未進行創業”。

2、性別與創業意向之間的聯繫。

3、不同學院、不同專業與創業之間的關係。

二、總結問題

1、我校學生對創業的態度。

2、調研對象所認可和傾向的創業模式。

3、影響我校學生創業實踐的緣由。

4、調研對象在創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三、提煉觀點

1、爲提高創業水平和質量,學校應做哪些工作。比如,宣傳推廣創業賽事等。

2、學校應該給有意向創業的同學提供哪些幫助,給與什麼政策扶持。

3、如何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基礎上突出創新,提高創新水平。

第三部分 調研數據分析

一、調研對象的基本資訊

在不同年級的選擇上,20xx級—20xx級的選中人數比例基本爲2:3:3:2,研究生一共選擇50人,約佔總數的7%,符合調研前期的計劃安排。

二、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學生的創業意向及實踐狀況

1、調研對象的創業意向

(1)有超過半數的調研對象“考慮過創業但是有疑慮而未進行”

在調查中,總共599人回答了“您現在是否有創業的打算,狀況如何?”這一問題,其中,有191人表示“從來沒有過創業打算”,佔總人數的 31.9%;表示“考慮過創業但是有疑慮而未進行創業”的人數爲379,佔總人數的63.3%;正在進行創業或者已經成功創業的人數只佔總人數的 4.6%,有超過半數的調研對象“考慮過創業但是有疑慮而未進行”。

(2)調研數據顯示男生比女生更傾向於創業

(3)創業意向與專業及學科有一定的關係

在調查中,商學院與其他學院相比,有創業意向的同學在人數上明顯多於其他學院,在比例上也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由此可見,創業意向與專業及學科是有一定關係的,無論在何種層面上說,商學院的同學都更加容易接受有關創業的相關資訊,因爲與學科關聯性較強,創業對於商學院的學生來說不是那麼遙遠

2、對創業教育的瞭解

以下是調研的相關數據

(1)對 “教育部門試點創業教育”的瞭解程度

(2)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承辦的SYB項目” 的瞭解程度

(3)對“團中央和學聯組織承辦的KAB項目”的瞭解程度

(4)對“多個組織聯合舉辦的‘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 的瞭解程度

(5)對“高等學校自主設計創業教育項目”的瞭解程度

由以上數據資料可知,調研對象對諸如“教育部門試點創業教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承辦的SYB項目”、 “團中央和學聯組織承辦的KAB項目” “高等學校自主設計創業教育項目”等項目瞭解較少,表示不瞭解這些項目的同學比例均在70%以上;然而,對於“多個組織聯合舉辦的“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在被調研的 599人中,有近437人是瞭解的,佔到總數的73.0%。這是因爲,“挑戰杯“賽事是我校長久以來大力宣傳的重大賽事,而對其他的項目宣傳推廣較少,甚至還未啓動。由此可見,學校對相關創業賽事的推廣和宣傳是提高學生認知和參與這類競賽的前提,也是普及創業教育、推進創業的保障。

三、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學生創業需求調查

1、 創業資金、創業團隊、創業項目、人脈資源和良好的心態是大學生認爲創業成功最需要把握的因素。

2、調研對象認爲大學生創業最需要的是個人強烈的價值觀志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各種場合的應變能力以及個人或團隊研究成果或專利。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7

一.調研目的: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爲更好的瞭解濟南市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現狀,我們以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創業大學生羣體爲樣本,對本校的大學生創業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在摸清現狀的基礎上,總結分析了影響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主要因素,探討研究引導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基本思路,併力求探索加快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實現途徑和保障措施。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及提出背景

早在1990年,我國就開展了基礎教育階段實施就業創業教育的項目研究,但我國大學生創業比例比較低。據有關調查顯示,在我國的創業者羣體中,“具有大學學歷的創業者在全部創業羣體中僅佔3.7%”,而發達國家一般佔20%―30%。這說明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尚處於起步階段,其系統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還不夠完善。

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 就業模式,這種新的就業模式,使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從被服從的地位,變爲就 業市場中兩個平等、互選的主體,雙方都有自主的選擇,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有 更高的素質來面對選擇,更強的獨立創業者精神來迎接挑戰。大學生作爲社會 向前發展 的源動力,必須與知識經濟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

三.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基本現狀

大學生自主創業就是大學生透過個人及羣體的努力,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才能、技術和所形成的各種能力,以自籌資金、技術人股、尋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環境中,努力創新、尋求機會,不斷成長創造價值的過程。目前,隨着蘇州市正在創建國家型創業城市,作爲有知識儲備的大學生羣體的創業已引起重視,滄浪區在氛圍的營造、政策的扶持等方面進行了努力探索,建立了大學生自主創業孵化基地、虛擬創業工作室等一系列措施,大學生自主創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自主創業熱情高漲,但實踐者有限。

近年來,勞動保障、工商、稅務以及教育等政府各機關部門,對大學生自主創業都相應地給予了一定的優惠政策,大學生創業熱情明顯高漲,但是,真正加入到自主創業行列的大學生卻很少。據調查統計,滄浪區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佔66.13%,但真正創業的只佔35%。從數據上顯示,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還處於發展階段。

2、創業項目單一,創新力度不大。

大學生是知識的集合體,在創業領域裏,理應從事一些高科技或與知識儲備相關的產業,可是數據表明,80.65%的畢業生在選擇創業時,出於規避風險,往往選擇一些啓動資金少、風險低的行業,如培訓、廣告、貿易等小而適合自己的行業。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積累經驗。

3、創業教育欠缺。所謂創業教育就是大學生畢業以後,能夠走上社會進行自我創業的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8年10月發表了《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中提出,高等學校必須將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作爲高等教育的目標,要使畢業生“不僅成爲求職者,而且成爲工作崗位的創造者”。我國教育部也在1999年頒發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指出,“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創業教育,鼓勵他們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而創業教育在學生進入高校時就應該納入教學體系,但是我國大部分高校仍是停留在就業教育的階段,很少有高校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導致學生對創業方面的意識、知識、技能欠缺。就以蘇州的一些高校爲例,學校中除了舉辦諸如創業計劃大賽等活動以外,並沒有專門設定相應的創業教育課程。

4、創業政策有限。一是創業政策不配套。大學生創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聯動,羣策羣力,制定出適合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二是政策執行力不強。許多政策國家早已頒佈出臺,但是有關部門不能夠落到實處;三是政策治標不治本。目前,大學生在創業中享受的優惠政策也僅僅侷限於辦理營業執照、社保補貼、小額擔保貸款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但是企業內部的管理,對市場的分析這些問題不解決,即使外部條件再好,企業也還是會面臨破產。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曾在20xx年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創造發明大賽上獲一等獎的清華大學電子系研究生,爲自己的發明想了個好“點子”,他將自己發明的計算機軟件首先免費給用戶使用,當有了一定的客戶後,與幾個同學合夥在寢室裏辦起了“寢室”公司,在不長的時間裏就擁有了近百萬資產。

評論:創新思維一般是指認識領域內的一種具有創造性和開拓性的思維,它是人們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從某些事實中進一步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或新思路。這種瓶思路人們習慣上也將其叫做“新點子”,這種新點子既可以用在新產品的開發或創業上,也可以用來解決各個領域裏的某些實際問題。有時候,一個奇點子、一個新主意或一個妙招數,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使一個人由失敗轉變爲成功,由窮人變成富翁??

五.關於大學生創業情況的調研總結

我們本次針對本校大學生的`創業問題進行了調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調研報告,在此次調研中,我們緊緊圍繞大學生對創業的想法和存在的問題,認真開展好調研研究,希望能爲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調研報告。

透過此次調研,我們獲得了很多在課堂上不能學到的東西,不管是選題還是實際操作都和想象的有所不同,雖然在調研中有很多困難,但我們還是用我們的智慧克服了困難,有幾點經驗,這是值得我們在以後做調研時應該吸取的。

1、緊扣當今社會的實際,精心選擇調研課題。選題很重要,它決定了調研有沒有必要,能不能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建議有沒有價值。我們這次選擇了大學生創業問題,這在當代中國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爲隨着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很難找到工作,畢業等於失業,可是作爲社會的高素質人羣,存在這樣的狀況很不利於社會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建設,所以提高到大學生就業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務,而讓大學生創業更能很好的促進就業。所以我們選擇了這樣一個有價值的題目。

2、抓住重點,積極開展調研。主要開展對策性調研,調查當今大學生創業現狀,包括他們主觀的想法和客觀存在的創業環境,以及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政策,立足全面,突出重點,從而提出可行的建議。

3 、健全調研機制,確保工作落到實處。首先是明確分工,把工作落實到個人,做到每個人都發揮效力。其次是制定目標計劃,不盲目,爭取每次出去調研都能取得有用的數據。

雖然我們這次調研很成功,也總結了我們的經驗,但是在調研中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值得我們下次注意。

1、 溝通方式有問題。因爲我們要調研的人羣包括大學生、政府人員等,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採取一種溝通方式,而要因人而定,因具體人而定。

2、 調研準備不充分。由於原來參加調研比較少,社會調研經驗不足,調研準備工作做的不夠細緻,下次爭取做得更好。

創新思維與常規的邏輯思維不同,它突破了邏輯思維的侷限性,因而具有新穎性和獨創性。邏輯思維一般難以突破傳統,故很少有新思想產生;而創造性思維恰恰是在邏輯思維看來不合邏輯的地方有所突破,故容易產生新的東西。

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除了進行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基地外,還必須樹立起由創業導向模式向培養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模式轉變的新理念。只有將第一課堂課程和第二課堂有機結合起來,從深層次不斷喚醒、啓發和挖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透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團隊訓練、崗位見習、創業實踐等實踐活動,逐步培養出創業領軍人物,才能在大學生中塑造創新創業理念,從而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整體水平,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品格和創業能力。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8

項目名稱:

網上銷售二手物品項目類型:

購物類網站 項目負責人:

項目參與人:

完成日期:

通信地址: 郵 政: 電 話:

傳 真:

電子郵件:

目錄

(一)摘要

隨着網絡的普及,電腦成本的不斷下降,網上購物已經從當時霧裏看花遙不可及的狀態,變成了當今最火爆,最適合上班族、年輕族羣購物口味的一種購物方式。網購已經慢慢從一個新鮮的事物逐步變爲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衝擊着人們傳統的消費習慣和思維、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優勢逐漸深入人心。大學生作爲對網絡最爲敏感的人羣,他們已成爲網購大軍中的一員。什麼東西都喜歡從網上買。因此我們組看到了商機。由於我們還只是大學生,沒有足夠的啓動資金,所以我們決定以較低的價格來回收學校大四同學的各種飾品(如:髮卡、頭卡、耳墜、項鍊、手鍊、戒指、鑰匙鏈等)、日常用品(如:臉盆、水壺、熱水袋、檯燈、鏡子、小桌子等)。主要因爲黑龍江大學的學生女生居多,所以對於收購二手物品比較有利。但是同學中是否有人願意從網上購買一些二手貨呢?透過對大學生網絡購物的調查,瞭解大學生購物的趨向、購物態度等方面,從而更好的瞭解消費者的需求,來迎合消費者,從而達到盈利的目的。

(二)調研目的:

隨着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上購物正以越來越強的力度衝擊着各國的消費羣體。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更是不可忽視的網購的龐大羣體。透過本次的調查瞭解大學生網購的基本情況,並瞭解對於網購二手貨的看法,從而便於我們的項目更好的開展。

調研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抽樣調查)

調研對象:哈爾濱市學府路附近的部分高校(如:黑龍江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學院等高校)

調研時間:20xx年10月7號~17號

(三)調研內容

1.市場環境調查(政策法律經濟行業):社會有產品需求,我們的貨品價格低廉,一般大衆均能接受,政府也大力支援大學生自主創業,這種新興行業也十分受大衆喜愛。

2.市場需求:中國人都擁有着強烈的購買慾望,但自身的購買力並不能滿足他們無窮無盡的購買慾,所以二手貨就會佔有一定的市場,而網購二手貨更是省錢又省力。而且消費者購買二手貨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環保,這是給予貨物第二次生命。

3.競爭者分析及自身定位:競爭者主要是其他出售小飾品、生活用品的網購店鋪以及實體的店鋪。自身定位,我們把貨品售出的價格定位在10元以下,用以吸引更多的顧客。

4.銷售策略:可以在售出貨物時,同時附帶贈送些小禮品;或在一些較大的節日對貨物進行打折或是大減價的.活動來對貨物進行促銷;或是購買的貨品滿一定的錢數可以打更低的折或是贈送其他貨物。

(四)市場調研分析與結論:根據環境分析提出市場定位顧客細分銷售策略競爭優勢廣告宣傳策略

市場定位:本企業與其他企業嚴格區別開來,使顧客明顯的感覺到差別,在顧客心目中佔有

特殊地位。

顧客細分:將客戶透過不同的指標進行細分,識別最能獲利的客戶羣,確定核心目標客戶市場,

分析不同客戶羣體的特徵和需求,實施不同的策略,爲目標客戶提供一對一的個性

化的服務。

銷售策略:利用網絡和實體店相結合進行銷售、利用網絡給人們提供物品的展示。 競爭優勢:經過網絡宣傳,方便大家更好的瞭解產品的現狀。

廣告宣傳策略:給人以耳目一新並最終一炮打響,對先聲奪人並立穩腳跟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廣告未打響,將對以後各項的開展會造成相當的被動。

解決方案

可以從畢業生手中以低價買入書籍、飾品、文體用品等,在網上以低價售出,並透過顧客的好評逐步吸引更多的客戶。放在網上的圖片要實拍不經過太多處理。顧客在付款時注意安全,有防患意識。

大學生網上購物調查問卷

同學您好!爲了瞭解大學生對二手物品需求與處理態度,我們需要向您展開一次有關二手物品市場的調查,如果您能抽出寶貴時間填寫這份問卷,我們將不勝感激。

您的性別 : □ 男 □ 女

年 級: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1.您是否聽說或接觸過網上購物?

說明:如果您選擇“A”或者“B”選項,請只回答第2、3、14題

A從來沒聽說過 B聽說過但沒有接觸過 C偶爾在網上購買物品 D經常在網上購買物品

2.您沒有網購經歷的原因是什麼?

A網購流程太複雜 B網購不安全 C其他

3.如果您沒有網購經歷,那麼您接下來會考慮嘗試網購嗎?

A會 B可能會C不會

4.您經常登陸哪個購物網站?

A淘寶 B易趣 C拍拍 D噹噹 E其他

5.你選擇網上購物的理由是?

A節省時間、節約費用 B操作方便 C尋找稀有商品 D出於好奇,有趣 E追求時尚

6.您認爲購物網站哪些最吸引您?

A打折優惠 B節日促銷 C商品種類齊全 D商品介紹全面 E其他

7.在網上購物你經常選擇的產品?

A圖書B服裝 C化妝品 D禮品E數碼產品 F食品

8.您平均一次購物金額大約在?

A5000元以上B1000-5000元C500-1000元D100-500元 E100元以下

9.您對網上購物是否信任?

A非常信任B信任C一般D不信任E非常不信任

10在網上購物過程中,有無受騙經歷?

A有 B沒有

11.您在網上購物的頻率?

A每週一次B平均每月一次C平均每季一次D平均每年一次

12. 您在網上購物遇到的主要困難是什麼?

A商品描述不清楚 B品種類和網站數目太多 C手續複雜,不易操作 D網站速度太慢

14. 你願意購買二手貨物或出售二手物品麼?

A.願意 B不願意 C.根據情況

15.你都喜歡購買什麼樣類型的貨物?

A 書籍B文體用品C 衣鞋D電子產品E其他生活用品

16.當您想要把自己的二手物品處理時,您會喜歡選擇哪種方式?

A 貼廣告推銷B賣給收購二手物品的C同學之間換成自己需要的物品 D自己擺攤賣E捐贈他人

17 您認爲二手市場的哪些內容比較重要?

A資訊更新快B資源豐富C種類分區細D交易便利E實惠F其他(請註明)

18.如果我們爲您免費提供一個同較二手物品交換或交易的網站,對此你有何看法?

A 很新奇,會去看看 B 能方便大學生C值得支援D其他(請註明)

19.請問您對如今的網購有什麼看法或是什麼好的建議嗎?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9

一、項目概況

1、調研背景

近幾年來,我國高校招生總體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預計到20xx年,單從高等學校畢業生這一項來講,就會給社會就業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公共機關要減員增效,難以再大量接收大學畢業生,國有大中型企業則因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也難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機會。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生畢業就要面臨失業的可能。因此,透過創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無疑會是一種可行而且有效的辦法。一個學生創業可以吸引若干個學生的參與,創業成功就可解決一批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如果社會上形成了學生創業的氣候,將大大緩解社會就業的壓力再次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產業結構必將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從而帶來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這就要求未來的勞動者不能僅僅是生產環節中某個單一工種的單一操作者,還應能夠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並進入計劃、管理、服務等經營環節。這些都要求未來的勞動者具有從業和創業的雙重能力,具備多方位的職業轉換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

2、調研目的

所有這些都表明當今的大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獨自闖出一片事業天空,或者集結三五好友的力量,合力創一番事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夢想,甚至擬訂出一套計劃,逐步實現,讓美夢成真,但是,光有夢想、希望,若沒有條件,則創業的夢想還是難以實現。最重要的,是累積創業前必要的經驗,與充份的準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創業前,不妨先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大學生是否具備創業的觀念,我們是否已爲創業做好了準備,大學生創業到底需要我們具備怎樣的素質以及需要什麼樣的創業條件,這都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3、調研地域及概況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於20xx年11月份,對萬州地區在校“大學生創業”進行了調研分析研究。我們的調研範圍是重慶三峽學院在校大學生。本次是隨機抽取50名在校大學生展開的小範圍的調研,共發放調研問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效問卷45份。

二、調研結果分析

1、問卷分析

(1)、是否願意自主創業

考慮過自主創業的佔56%,完全沒有打算的佔25%,已經進行的佔19%。45名大學生中有25名大學生考慮在大學畢業後自主創業,其中大一佔到了總人數的36%,其餘的佔20%。

大一學生新鮮有活力,對未來充滿了期望、畢業生也許是在找工作或是學業方面被所謂的現實束縛,願意自主創業的僅佔7%、在調研中農村學生更願意自主創業,當然,這也與漢中當地農村學生多於城鎮學生有很大關係、

(2)、對創業的瞭解程度

對於對“大學生創業”的瞭解程度,其中有62、5%的在校大學生一般瞭解,另外6、25的大學生有一些瞭解或不是很瞭解;31、25%的在校大學生都未在學校內接受關於創業指導方面的教育;而被調研的大學生均表示有必要在學校接受創業方面的教育,學校在創業方面應加強挫折心理的教育,其他認爲應加強推進創新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團隊精神的培養、

(3)、不同學歷層次對創業看法

其實,無論是本科生還是專科學生,都有創業願望,有創業潛能、根據這次調研,本科生有創業願望的佔56、25%,專科生僅僅少了12、5個百分點、

(4)、創業中所要具備的素質與創業前的準備

然而創業究竟需要我們大學生具備怎樣的素質條件,哪些行業適合我們大學生創業,在創業中又會遇到哪些困難,這都是我們需要調研研究的問題。在調研中發現大學生認爲自主創業最重要的是資金和技術,其中技術佔了62、5%、這也正是青年創業面臨的二個難題。剛跨出大學校園的大學生們缺乏資金,而本身在社會籌資方面也無環境優勢、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

在創業資金方面,一般籌措的管道,除運用自己的積蓄外,便是尋求親朋好友的支援,或是再結合一、二位志同道合者,共同投資創業等。獨資創業的情形越來越普遍,一方面獨資創業可使創業者擁有絕的經營權,省掉合資者因意見分歧的麻煩。另外,則因經濟結構變遷,服務業儼然是「創業新星」,吸引大批擁有創業夢想者,在這個舞臺一展抱負。而一般的服務業大多屬小額投資性質,所需的資金從25萬~200萬元不等,不像製造業或資訊業等,需要龐大的資金,造成的負擔與風較大。親朋好友在個人的創業歷程中,大多扮演「親密戰友」的角色,出錢出力,所以,往往是創業者週轉的主要對象。尋求創業夥伴共同投資,則是一種分擔風險的分式,而且,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彼此截長補短,更能使創業的腳步快速上軌道。

而在技術方面創業者缺乏對創業所需各種資源的準確理解,在這一點上,有着實戰經驗的企業人員要比在校學生強。

心態問題也是創業過程中所要探討的。學生創業首先要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帶來的壓力、在調研中各50、00%的'同學對於創業中的資金短缺和創業風險等問題而是否放棄創業持不同態度、

(5)、創業地域的選擇

近年來,隨着西部開發和中部的崛起,大學生們更多的把目光瞄向了西部和中部市場、分別佔31、25%和43、75%的大學生願意到西、中部去接受機遇和挑戰,這對於我國消除地區差距是一個很好的兆頭。面臨如此衆多的難題,我們在校的大學生是否已做好準備,我們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去接受創業的挑戰、87、5%的同學認爲最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個人能力及強烈的挑戰精神,同時學校的知名度也成爲大學生在創業中所擔憂的、

我們欣喜的看到國家爲鼓勵大學生創業頒佈了多項優惠政策,今年一月,教育部便公佈了一項有關“大學生、研究生(包括碩士、博士研究生)可以休學保留學籍創辦高新技術企業”的政策。

2、對策與建議

從這100份問卷中我們爲願意創業的大學生提出幾點建議:

(1)重視並評估自己的財力、企業是由人才、產品和資金所組成,自有資金不足,往往會導致創業者利息負擔過重,無法成就事業。因此,創業青年要有“多少實力做多少事”的觀念,不要過度舉債經營;企業應“做大”而非“大做”,“做大”是有利潤後再逐漸擴大,“大做”則是勉力舉債而爲,只有空殼沒有實際,遇到風險必然失敗。

(2)、要有意志力、有年度計劃,有目標,有理想,就必須要有堅強的耐心與意志力來貫徹,愈挫折愈勇,不達目標絕不中止。

(3)、完成公司登記,瞭解相關法律和創業程序、在開始營業之前,必須瞭解所有與商業法規相關條文規定、執照或許可證申請的細節與表格。切記一點,各縣市政府對營利事業單位的規定可能有差異,因此別忘了詢問有哪些是該特別注意的法律規範條文、

(4)選擇創業方向,學好專業知識、創業要選擇自己熟悉又專精的事業,初期可以小本經營或找股東合作,按照創業計劃逐步拓展。

(5)、選對地址,事半功倍、選地址有兩項因素絕對不可忽略,即租金給付的能力和租約的條件。對於初次創業者來說,最划算的方式是訂一年或兩年租期,以預備是否有更新的選擇。

當比爾蓋茨、楊致遠、甲骨文的埃裏森先生爲我們所熟知的時候,當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壓得我們喘不

過氣來的時候,當大學生得“創業”浪潮滾滾而來得時候,我們不得不正視大學生有激情,但是往往缺乏對國情的認識;有創業的勇氣,但是缺乏成熟得創業思想,所以很多擁有着無限激情與夢想的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年輕人不得不面臨許許多多的坎坷。但相信隨着時代以及歷史文明的進步,我們知識的不斷積累,我們會正視自己的缺點,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使自己具備創業應具有的素質及知識儲備,我們會成功,即使我們會遭遇失敗,我們也無悔,因爲我們曾爲自己拼搏過,曾經做過自己的主人,我們會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我們艱難的創業歷程,因爲我們擁有的資本――年輕,青春,激情,夢想!

三、調研情況總結

本次調研活動自20xx年3月初開始實施,歷時1個月完成,共分爲“需求分析”、“問卷設計”、“問卷調研”、“數據分析”、“報告形成”幾個階段,總體開展情況比較順利。綜合本次調研結果,我們發現目前願意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只是相當少的一部分,而且對於創業的認識也只是皮毛而已。但是他們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並且對於創業在做着積極的準備,相信他們的激情和智慧能給他們帶來成功。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10

當太多太多創業的名人佳績出現在眼前,身處象牙塔的學子不願在一旁觀望,跟隨着前輩們的足跡,紛紛跳入創業的大潮。可成功是難以複製的,創業初的一腔熱血未必就能換來財富與經驗。資金的匱乏,管理經驗的缺少,市場調研的不全面,社會、家庭的冷眼相對,都不斷地對那些毅然走在創業路上的學子們以打擊。有人說創業的結果多半是慘淡的,更有人說創業就是一起玩命,果真如此嗎?

近日,前程無憂在網上展開了一項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並開設了社會範圍調查問卷“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同步進行,真實反映當前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是本次調查的初衷,同時將大學生的想法與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兩相比較, -

展現大學生對創業的新看法,新視點,新需求。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

“大學生創業”網上調查歷時一個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樣本。其中約四分之三爲男性,女性受訪者僅佔25、1%;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爲63%;18歲以下有17%的受訪者。廣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訪人數的前三位,比例爲15、8%、10、2%、9、7%。43、9%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41%;碩士也到了近3%。整個受訪者中,在讀學生與應屆生相加比高達59%,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17、2%的比例。

創業深入學子心

調查報告的首題爲:“你是否有創業的衝動?”所謂衝動,便是一剎那,一瞬間的感性認識。無須具備條件,也無須考慮結果與後果。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而在其餘96、4%有衝動的學生中,有近7%的學生有衝動並已着手開始了創業。絕對的佔有率告訴我們,創業的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裏普及。

創業目的多樣化

求學,做事總應有個原因與目的,方能選擇方法去達到,去實現。創業只是手段,背後的原因、目的則各不相同。有35、9%的學生認爲“創業”是爲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比“積累財富與經驗”的選項高出7、6個百分點。可見,財富與價值之間,大學生們並不一味青睞後者。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自身價值、財富、經驗之外,調查還發現,有18%的'學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達9%的學生創業只是單純的不爲別人打工。喜好與個性漸漸成爲了創業的原動力,但也表明了大學生對於就業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學生覺得創業不識爲就業的一條出路,顯然這部分學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艱難和創業帶來的好處,未能正確看待“就業”與“創業”的關係。

調查顯示,學生對創業目的很明確,但對創業本身的預期卻顯得含糊不清。在“您對創業的預期”調查選項中,有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只作過渡打算,沒有明確預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學生,雖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絕大部分學生仍不透徹明瞭上市的過程及意義,更多的只是一種希望或奢望。

“最佳時機”與“最適合行業”

可能是出於理論加實踐更合理的因素,80%的絕大部分學生認爲工作幾年後是創業的最佳時機,13%的學生則認爲在校創業是最適合的選擇。當被問及哪類行業最適合大學生創業,服務業脫穎而出,佔到31、7%,快速消費品和批發零售業跟隨其後,分別達到23、5%、22%。而被事實證明,能獲取最大利潤之一的it業卻只有21%的學生選擇。

雖然兩個大學生心目中的之最,並不起任何指導作用,卻也不是無中生有,空***來風。行爲與意識同步,與其說是學生們的認爲,倒不如說是他們未來創業的方向。

缺少啓動資金成爲創業殺手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7%的正在創業人數量清楚地表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地說還不具決定性。是什麼阻礙了更多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啓動資金”首當其衝,數據顯示,有45、5%學生的創業夢爲此擱淺,“資金匱乏”儼然已成爲了大學生創業最爲兇猛的攔路虎。而“缺少社會經驗”和“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這兩個大學生創業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後,分列二三位,佔到24、8%和20%。不得不承認,除去兩個極少能獲得第二與第三位選項資本的學生,前三位“一無所有”,但卻有着創業想法的學生佔到了大多數。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11

優勢

1.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着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2.大學生在學校裏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着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爲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3.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爲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4.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透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弊端

1.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纔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2.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學生們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3.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在大學生提交的相當一部分創業計劃書中,許多人還試圖用一個自認爲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這樣的事以前在國外確實有過,但在今天這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了。現在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你的創業計劃真正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的潛力有多大。而對於這些,你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決不是僅憑三言兩語的一個主意就能讓人家掏錢的。

4.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爲淡薄,不少大學生很樂於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技術如何領先與獨特,卻很少涉及這些技術或產品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就算談到市場的話題,他們也多半隻會計劃花錢做做廣告而已,而對於諸如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其實,真正能引起投資人興趣的並不一定是那些先進得不得了的東西,相反,那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能切中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創業者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市場營銷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

必要特質

大學生要想有創業能力,必須把握核心能力的如下特徵:

(1)價值優越性

核心能力應當有利於企業效率的提高,能夠使企業在創造價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競爭對手更優秀。

(2)異質性

一個企業擁有的核心能力應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核心能力的異質性決定了企業之間的異質性和效率差異。

(3)不可仿製性

核心能力是在企業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積累形成的,深深地印上了該企業特殊組成、特殊經歷的烙印,其它企業難以複製。

(4)不可交易性

核心能力與企業相伴而生,雖然可爲人們感受到,但卻無法像其它生產要素一樣透過市場交易進行買賣。

(5)難以替代性

和其它企業資源相比,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脅相對較小。沒有核心能力的創業不過是曇花一現。

創業途徑

途徑一:大學課堂、大學圖書館與大學社團

創業者透過課堂學習能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將受益無窮;大學圖書館通常能找到創業指導方面的報刊和圖書,廣泛閱讀能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大學社團活動能鍛鍊各種綜合能力,這是創業者積累經驗必不可少的實踐過程。

途徑二:媒體資訊

一是紙質媒體,人才類、經濟類媒體是首要選擇。例如比較專業的《xxxxxx報》、《xxxxxx報道》、《xxxxxx》

二是網絡媒體,管理類、人才類、專業創業類網站是必要選擇。例如《xxxxxx網》、《xxxx網》、《xxxx網》等。此外,從各地創業中心、創新服務中心、大學生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科技資訊中心、知名的民營企業的網站等都可以學到創業知識。

途徑三:與商界人士廣泛交流

商業活動無處不在。你可以在你生活的周圍,找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在他們那裏,你將得到最直接的創業技巧與經驗,更多的時候這比看書本的收穫更多。你甚至還可以透過電子郵件和電話拜訪你崇拜的商界人士,或諮詢與你的創業項目有密切聯繫的商業團體,你的謙遜總能得到他們的支援。

途徑四:曲線創業

先就業、再創業是時下很多學生的選擇。畢業後,由於自己各方面閱歷和經驗都不夠,能夠到實體單位鍛鍊幾年,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再創業也不遲。

先就業再創業的學生跳槽後,所從事的創業項目通常也是在過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觸的。而在準備創業的過程中,你可以利用與專業人士交流的機會獲得更多的來自市場的創業知識。

途徑五:創業實踐

真正的創業實踐開始於創業意識萌發之時。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是學習創業知識的最好途徑。

間接的創業實踐學習主要可藉助學校舉辦的某些課程的角色性、情景性模擬參與來完成。例如積極參加校內外舉辦的各類大學生創業大賽、工業設計大賽等,對知名企業家成長經歷、知名企業經營案例開展系統研究等也屬間接學習範疇。

直接的創業實踐學習主要可透過課餘、假期在外的兼職打工、試辦公司、試申請專利、試辦著作權登記、試辦商標申請等事項來完成;也可透過舉辦創意項目活動、創建電子商務網站、謀劃書刊出版事宜等多種方式來完成。

途徑六:校園代理

大學生由於經驗、能力、資本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直接創業存在很大困難,既不現實成功率也很低,而校園代理對經驗、資金等方面一般沒有太高要求,可以利用課餘時間代理校園暢銷產品,積累市場經驗、鍛鍊創業能力,做校園代理沒有成敗之分,對於大學生來說多多益善,如果做得較好,還可以積累一定的資金,總之,透過校園代理可以爲畢業後的創業之路準備必要的物質和精神條件。總之,創業知識廣泛存在於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的視野之中,只要善於學習,總能找到施展才華的途徑,但在資訊氾濫的社會裏,“去粗取精,去僞存真”也是很重要的。善於學習和總結永遠是贏者的座右銘。

大學生創業者要認真分析自己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這些風險中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極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這些風險出現,你應該如何應對和化解。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白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最大的損失可能有多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並渡過難關。大學生創業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風險一:項目選擇太盲目

大學生創業時如果缺乏前期市場調研和論證,只是憑自己的興趣和想象來決定投資方向,甚至僅憑一時心血來潮做決定,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

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在瞭解市場的基礎上創業。一般來說,大學生創業者資金實力較弱,選擇啓動資金不多、人手配備要求不高的項目,從小本經營做起比較適宜。

風險二:缺乏創業技能

很多大學生創業者眼高手低,當創業計劃轉變爲實際操作時,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創業無異於紙上談兵。一方面,大學生應去企業打工或實習,積累相關的管理和營銷經驗;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創業培訓,積累創業知識,接受專業指導,提高創業成功率。

風險三: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在創業初期會一直伴隨在創業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創辦企業是創業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企業創辦起來後,就必須考慮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援企業的日常運作。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如果連續幾個月入不敷出或者因爲其他原因導致企業的現金流中斷,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威脅。相當多的企業會在創辦初期因資金緊缺而嚴重影響業務的拓展,甚至錯失商機而不得不關門大吉。

另外如果沒有廣闊的融資渠道,創業計劃只能是一紙空談。除了銀行貸款、自籌資金、民間借貸等傳統方式外,還可以充分利用風險投資、創業基金、等融資渠道。

風險四:社會資源貧乏

企業創建、市場開拓、產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調動社會資源,大學生在這方面會感到非常吃力。平時應多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擴大自己人際交往的範圍。創業前,可以先到相關行業領域工作一段時間,透過這個平臺,爲自己日後的創業積累人脈。

風險五:管理風險

一些大學生創業者雖然技術出類拔萃,但理財、營銷、溝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創業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必須技術、經營兩手抓,可從合夥創業、家庭創業或從虛擬店鋪開始,鍛鍊創業能力,也可以聘用職業經理人負責企業的日常運作。

創業失敗者,基本上都是管理方面出了問題,其中包括:決策隨意、資訊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當、忽視創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風、意志薄弱等等。特別是大學生知識單一、經驗不足、資金實力和心理素質明顯不足,更會增加在管理上的風險。

風險六:競爭風險

尋找藍海是創業的良好開端,但並非所有的新創企業都能找到藍海。更何況,藍海也只是暫時的,所以,競爭是必然的。如何面對競爭是每個企業都要隨時考慮的事,而對新創企業更是如此。如果創業者選擇的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那麼在創業之初極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強烈排擠。一些大企業爲了把小企業吞併或擠垮,常會採用低價銷售的手段。對於大企業來說,由於規模效益或實力雄厚,短時間的降價並不會對它造成致命的傷害,而對初創企業則可能意味着徹底毀滅的危險。因此,考慮好如何應對來自同行的殘酷競爭是創業企業生存的必要準備。風險七:團隊分歧的風險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團隊的力量。創業企業在誕生或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力量來源一般都是創業團隊,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能使創業企業迅速地發展起來。但與此同時,風險也就蘊含在其中,團隊的力量越大,產生的風險也就越大。一旦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在某些問題上產生分歧不能達到統一時,極有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強烈的衝擊。

事實上,做好團隊的協作並非易事。特別是與股權、利益相關聯時,很多初創時很好的夥伴都會鬧得不歡而散。

風險八:核心競爭力缺乏的風險

對於具有長遠發展目標的創業者來說,他們的目標是不斷地發展壯大企業,因此,企業是否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最主要的風險。一個依賴別人的產品或市場來打天下的企業是永遠不會成長爲優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創業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但要謀求長遠的發展,就是最不可忽視的問題。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出局。

風險九:人力資源流失風險

一些研發、生產或經營性企業需要面向市場,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或業務隊伍是這類企業成長的重要基礎。防止專業人才及業務骨幹流失應當是創業者時刻注意的問題,在那些依靠某種技術或專利創業的企業中,擁有或掌握這一關鍵技術的業務骨幹的流失是創業失敗的最主要風險源。

風險十:意識上的風險

意識上的風險是創業團隊最內在的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無形,卻有強大的毀滅力。風險性較大的意識有:投機的心態、僥倖心理、試試看的心態、過分依賴他人、回本的心理等。

總之,大學畢業生創業,首要的原則就是讓自己學有所用,“做熟不做生”。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12

時下,大學生創業已成爲一個時代流行的新名詞,自從我國實行大學生畢業自主擇業制度以來,大學生選擇回到小縣城或者農村自己勤勞致富,開辦屬於自己的小型企業或工廠,或幾個人合夥成立專業合作社承包大片荒山和土地進行養殖和種植業,已成爲當代大學生擇業的一種時尚選擇。

筆者有幸能夠接觸和緊密聯繫他們的工作,對20xx年至20xx年時間段的我縣32名大學生創業者做了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從調研中瞭解到,32名大學生中從事工業生產項目的有3名,其中2名大學生的公司已走入正軌,1個公司舉債經營。從事服務業項目的有16名,有11個公司運轉正常,4個公司舉債經營、1個公司瀕將倒閉。從事手工業項目的有6人,有3個公司發展良好,1個公司舉債經營,2個公司已倒閉。從事農村種植、養殖業的有7人,目前有5家在正常經營,2家已轉行。綜上所述,32名大學生中有21名創業基本成功,有11名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成功率爲65%。筆者在調查過程中對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失意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同時請失意者對再次創業暢談了一些感受和想法,再結合成功企業家的一些觀點,對大學生創業的知識積累途徑、大學生創業時應規避的風險、大學生創業的優點和弊端、對大學生創業提供社會支援的建議等方面進行一個深入淺出的分析,希望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一、大學生創業知識積累途徑:

大學生在學習期間對自己的將來要有一個初步的規劃,如果選擇自主創業,那麼在各方面都要早作準備,要從多方面豐富知識,積累經驗,提高個人的業務和管理能力,歸結起來主要途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透過大學課堂,大學圖書館和網絡媒介積累

大學生創業者透過課堂學習能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特別是透過老師的講解和察看實例後,對所學知識能加深理解,記憶猶新,在今後的創業過程中將會受益無窮。另外,可以針對性地到圖書館找一些關於創業理論方面的報刊和書籍進行學習,紙質媒體中的人才類、經濟類等媒體是首要選擇,例如比較專業的《21世紀人才報》、《21世紀經濟報道》,《IT經理人世界》等。網絡媒體中管理類,人才類,專業創業類網站是必要選擇,例如《中國營銷傳播網》,《中華英才網》,《中華創業網等》。此外,從各地創業中心、創新科技園、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留學生創業園、科技資訊服務中心、知名民營企業的網站等都可以學到很多的創業知識。透過廣泛閱讀能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拓展個人的思維方式、豐富個人的社會知識,提高自己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二)透過與政、商界人士廣泛交流積累

一是大學生畢業後應多與自己創業項目所對應的政府部門取得聯繫,如工業、農業、商業、科技、創業辦等單位。一方面深入瞭解創業政策及一些地方性規定,諮詢大學生創業國家給予的相關優惠政策。另一方面透過他們推薦多參加一些政府和商界主辦的講座、經驗交流會等活動,進一步拓寬人脈資源,資訊渠道,很好地融入市場。二是透過電子郵件和電話請教崇拜的商界人士,或諮詢與創業項目密切聯繫的商業團體,特別是初次創業中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你的謙遜總能得到他們的支援。

(三)透過“曲線創業”積累

先就業再創業是時下很多學生的選擇,由於自己各方面閱歷和經驗都不夠,畢業後,先到相關的實體單位鍛鍊幾年,積累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再創業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工作中對企業產品的生產、人員的管理、公司的運作都有一個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可以利用與專業人士交流的機會獲得更多的來自市場的資訊和創業知識,對企業存在的隱患和問題以及加強和改進的措施都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有利於自己創業後舉一反三努力的克服和糾正。

總之,創業知識來自於大學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各階層的交流與實踐,只要善於學習,刻苦鑽研,總能找到施展自己才能的途徑,但在資訊氾濫的社會之中,“去粗取精,去僞存真”,這是很重要的,善於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永遠是贏者的座右銘。

二、大學生創業可能遇到的風險

大學生創業者要認真分析自己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這些風險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以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極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這些風險出現,應該如何應對和化解,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白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最大的損失可能有多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並渡過難關,大學生創業的風險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項目選擇太盲目

大學生創業時如果缺少前期市場的調研和論證,只憑自己的興趣和想象來決定投資方向,甚至僅憑一時心血來潮做決定,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在創業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在瞭解市場的基礎上創業。一般來說,大學生創業者資金較弱,選擇啓動資金不多,人手配備要求不高的項目,從小本經營做起比較適宜。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一個餐飲行業倒閉的原因是由於沒有搞好調研工作,其選擇的餐飲位置地段較爲偏僻,又沒較廣的人脈資源和固定的客源,在開張一年半後便只能另僻門路。

(二)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在創業初期會一直伴隨在創業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創辦企業是創業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企業創辦起來後,就必須考慮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援企業的日常運作。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如果連續幾個月入不敷出或者因爲其他原因導致企業的現金流中斷,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威脅。相當多的企業會在創辦初期因資金緊缺而嚴重影響業務的拓展,甚至錯失商機而不得不關門大吉。

另外如果沒有廣闊的融資渠道,創業計劃只能是一紙空談,除了銀行貸款、自籌資金、民間借貸等傳統方式外,還可以充分利用風險投資、創業基金或者申請創業富民扶持資金等融資渠道。在32個大學生創業者中,有8人因懂創業政策申請到了3至10萬元不等的創業扶持資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資金週轉的困難。

(三)社會資源貧乏

企業創建、市場開拓、產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調動社會資源,大學生在這方面都感到非常吃力。平時應多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擴大自己人際交往的範圍。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一個生產生物製劑的公司,其產品可以增強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提高農作物20%的產量,應該說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企業,但由於沒有對產品進行很好的推介,人民羣衆對其產品沒有普遍認可和接受,沒有銷售市場,所以只得關門大吉。筆者認爲,該公司應多與農業部門合作,極力推介自己的產品,如果能得到農業部門的認可和支援,相信它的創業結果會截然不同。

(四)管理上的風險

一些大學生創業者雖然技術出類拔萃,但理財、營銷、溝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創業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必須技術、經營兩手抓,可從合夥創業、家庭創業或開虛擬店鍛鍊創業能力,也可以聘用職業經理人負責企業的日常運作。在調研中發現,11名創業失敗者基本上都是管理出了問題,其中包括:決策隨意、資訊不通、理念不清、用人不當、忽視創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風、意志薄弱等,特別是大學生知識單一、經驗不足、資金實力和心理素質明顯不足,更會增加在管理上的風險。

(五)競爭風險

競爭在經濟社會中是必然的,如何面對競爭是每個企業都要隨時考慮的事,而對新創企業更是如此,如果創業者選擇的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那麼在創業之初極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強烈排擠。對於大企業來說,由於規模效益和實力雄厚,短時間的降價並不會對它造成致命的傷害,而對初創企業來說可能意味着徹底毀滅的危險。因此,考慮好如何應對同行的殘酷競爭是創業者生存的必要準備。

(六)團隊分岐的風險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團隊的力量,創業企業在誕生或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力量來源一般都是創業團隊,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能使創業企業快速的發展起來,但與此同時,風險也就蘊含在其中,團隊的力量越大,產生的風險也就越大,一旦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在某些問題上產生分歧不能達到統一時,極有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強烈的衝擊。事實上,做好團隊的協作並非易事,特別是與股權、利益相關聯時,很多初創時很好的夥伴都會鬧得不歡而散。

(七)核心競爭力缺乏的風險

對於具有長遠發展目標的創業者來說,他們的目標是不斷地發展壯大企業,因此,企業是否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最主要的風險。一個依賴別人的產品或市場來打天下的企業是永遠不會成爲優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創業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但要謀求重要的發展,就是最不可忽視的問題,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出局。

(八)人力資源流失風險

一些研發、生產或經營性企業需要面向廣闊的市場,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或業務隊伍是這類企業成長的重要基礎,防止專業人才及業務核心人員的流失應當是創業者時刻注意的問題,在那些依靠某種技術或專利創業的企業中,擁有或掌握這一類關鍵技術的業務人員的流失是創業失敗的最主要風險。

(九)意識上的風險

意識上的風險是創業團隊最內在的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無形,卻有強大的毀滅力。風險性較大的意識有投機的心態、僥倖的心理、試試看的心態、過分依賴他人、回本的心理等,這些意識作爲一個新生企業來說都是要極力避免的。

總之,大學生創業,首要的原則就是讓自己學有所用,“做熟不做生”。

三、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和弊端

(一)存在的優勢:

1、有“敢闖”精神。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着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必須具有的素質。

2、有“科技”精神。大學生在學校裏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着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企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爲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進行投資。

3、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業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爲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二)存在的弊端:

1、“承載能力”較弱。

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許多大學生創業,看到的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很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纔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2、“社會經驗”欠缺。

急於求成,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大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3、“理想主義”較濃。

一部分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甚至有人想利用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而對於諸於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現在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企業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的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有多大,都是現實主義。另外,有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能切中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對於這些產品和服務,你也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纔可能贏得投資。

四、對大學生創業提供社會支援的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爲:鼓勵、幫扶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爲此建議:

(一)加強創業宣傳,營造創業氛圍。應加大政策引導力度,鼓勵大學生走自主創業之路;共青團、青聯等青年羣衆組織和媒體要運用大學生創業的成功典型,大力弘揚“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務實圖強”的創業精神,在全社會確立創業爲榮、支援創業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創業教育,提升創業能力。高校要高度重視,確保大學生創業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把大學生創業教育納入高校教學體系,有條件的高校要開設“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在高校開展與專業相對應的從業資格培訓。建議有關部門推出一批大企業作爲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立創新創業中心或創業園區。

(三)完善創業政策,提供創業保障。重點是針對大學生創業計劃經專業評估機構認定具有成功創業可能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切實保障。包括提高貼息的小額貸款額度、延長償還期限;建立創業投資風險基金,緩解創業大學生創業失敗後的經濟壓力;鼓勵建立創業孵化器,鼓勵工業集聚區域建立創業孵化器,對大學生創業項目優先進行孵化等等。

(四)建設服務平臺,提高服務水平。透過出臺政策,重點支援建立專利項目代理、創業項目評估、政策法規諮詢和公司財務代理等方面的中介服務機構,彌補大學生創業經驗的不足;加強資訊平臺建設,便於大學生創業者及時獲取政策以及資金、項目、人才和市場動態等創業相關資訊;建立大學生創業“一站式”服務視窗,爲大學生創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目前社會關注的大問題。大學生羣體具有文化水平高、思維活躍、發展潛力大等特點,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有利於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現代企業家的培養。鼓勵、幫扶大學生自主創業,讓更多的大學生成爲創業者並實現成功創業,是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希望全社會都來鼓勵、關心、支援大學生創業,爲優化大學生自主創業環境開創新的局面。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13

一、現狀

近年來,由於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的舉辦,增加了大學生畢業生對創業的見識。大學生創業作爲目前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和大學生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一個重要途徑,目前已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勵。但總的來說,大學生畢業生對創業的認識更多的停留在理論和直觀感覺層面,特別是我縣大學生畢業生從事自主創業的

還是少數,成功的更是不多。

二、大學生畢業生創業的優勢和制約因素

大學生畢業生創業的優勢:一是熱情高。雖然大學生畢業生創業者中能積極參與市場競爭而最終成功創業的屈指可數,但我縣大學生畢業生對創業表現出較高的熱情,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生逐步從習慣性的就業觀念轉變爲有選擇的就業和創業。20xx年,我縣大學生林某因父親車禍去世接手某某南星針織廠,目前公司企業擁有自營進出口權,年產值3000萬元,產品遠銷東南亞、西歐、東歐、香港、日本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20xx年,我縣陸某等4名剛邁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創辦的某某海芯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他們的平均年齡才23歲,但是由於市場、生產經營等原因,目前海芯公司已改做軟件。二是大學生創業的目的較爲明確。無論是挑戰自我、解決就業還是獲取財富,都將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自身價值的實現。大學生潘某創建澳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博鑫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從事氣力輸送環保設備生產、安裝,年產值500萬元,20xx年度被評爲象山縣科技型中小企業。三是創業方式和領域的選擇趨於理性。在創業方式的選擇上,我縣大學生畢業生還是比較理智和謹慎的,都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式。20xx年,我縣留英博士王一鳴放棄了優越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帶着自己研製的新能源項目創立了寧波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了“併網式屋頂小型風力發電系統”,該項目具有環保、節能等特點,在國內外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目前企業年銷售額達1000萬元。同年,大學生盛陳總創辦象山泓源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和象山生活資訊網,專注於企業海外市場網絡行銷研究,透過與全球著名的b2b 平臺、行業平臺、搜尋引擎的合作,爲出口企業客戶提供領先的網絡行銷解決方案及服務,以顯著的效果、適中的價格、完善的服務受到了廣大出口企業的歡迎和關注。

大學生畢業生創業的制約因素:一是資金不足和沒有好的創業項目是目前我縣大學生畢業生創業最大的障礙,而實踐經驗不足是大學生普通存在的問題,這勢必對創業產生影響。二是親人出於對創業存在的許多困難和風險考慮,反對大學生畢業生創業,這是社會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援不夠、認識不足的表現。三是大學生畢業生創業對市場變化認識少。因爲大學生剛從學校畢業,對市場變化認識少,如果沒有敏銳的洞察力,喪失一個關鍵的機會,對於一個大學生畢業生創業的公司來講可能是致命的。

三、我縣對大學生畢業生創業的政策措施

針對大學生面臨的創業形勢,我縣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出臺了各類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

一是做好輿論引導。每年在象山廣播電臺和象山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進行陽光政務專訪,介紹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有關政策,宣傳市、縣關於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創業的方針政策。

二是實行寬鬆戶籍政策。不管是否自主創業,大中專畢業生都可以在城區落戶,亦可回到生源地落戶。

三實行普通高校本科以上畢業生社會保險等補貼制度。企業爲

畢業生交納的養老、失業、基本醫療、工傷、生育五項保險,縣財政補貼80%,一補3年。具有學士學位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在工業企業工作滿5年的發給2萬元住房補貼。自主創業期間獲得mba、emba證書的獎勵1萬元。

四是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實行規費優惠政策,規定除從事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給予自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優惠。

五是縣科技人才俱樂部每年選擇部分自主創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人才成爲會員,透過俱樂部活動,使自主創業學生與企業老總接觸,豐富創業閱歷。建設爵溪街道和寧波天安集團等2家市級畢業生實習基地,對大中專畢業生進行技能培訓,幫助自主創業的畢業生獲得創業技能。

六是積極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象山科技創業中心創業:向進駐企業提供與項目相適應的用房,免第一年租金。對海外留學生或國內高層次人才帶資金或項目的視具體情況實行一戶一策,按其實際購置生產設備資金的'30%予以配套支援。協助申報國家、省、市各類科技項目及國家技術創新基金項目,按實際到位資金在高新技術風險中按1:0.5予以配套。對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的項目和企業,優先申請縣科研經費和列入縣科技型中小企業考覈對象。享受縣工業示範園區優惠政策及技改貼息政策外,生產設備資金享受銀行基準貸款利率貼息一年 。入園企業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等收入,經縣科技行政部門認定,主管稅務部門批准,免徵營業稅;年淨收30萬元以內企業暫免徵所得稅;直接用於生產、實驗的測試儀器,單臺價值在10萬元以下,可直接進入生產成本;企業實際發生的科研經費,不受銷售比例限制,按實計入生產成本。協助入園企業與金融機構、風險投資公司及其他融資單位開展合作。

七、建議

1、我市已經出臺了《關於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因涉及組織、人事、勞動、科技、工商、銀行等多個部門需要協調,相關具體操作方案遲遲不能出臺。建議儘快設立“畢業生創新創業資金”,專項用於爲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創辦企業申請小額貸款提供擔保。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自主創辦企業的,其研究與開發的科技項目優先給予科技三項費用支援。

2、目前縣一級針對畢業生的技能培訓專項經費不能落實,技能培訓難以正常開展。建議加強高校畢業生創業技能培訓,高校畢業生參加社會急需專業的職業資格培訓的享受就業培訓補貼。

3、對部分大學生而言,由於各項政策散落於各個政府部門,加上資訊溝通不暢等原因,大學生對國家及各級政府出臺的相關支援政策並不知曉,迫切需要政府加大創業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從而使大學生在創業初期就可以得到國家、各級政府和各單位的支援,提高創業成功率。

4、爲有效改變創業的“臨時抱佛腳”的現象,消除大學生創業中所表現出的浮躁、盲目、脆弱和草率等現象。建議高校教務主管部門要主動適應時代的變化,主動服務於大學生的創業需求,透過定期開展創業選修課、必修課等,將創業教育用制度的力量固定下來,建立創業教育的長效機制。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14

一.創業是最好的就業

1、衆所周知,勞動力過剩,就業難在我國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隨着大學擴招,畢業生的迅速增加,而社會需求基本上保持在擴招前的水平,而且許多單位希望應聘者都能有幾年的工作經驗,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面對這種形勢,受過高等教育並具備一定創業能力的大學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既可以爲自己尋找出路,又是可以爲社會減輕就業壓力。

2、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到各個高校都熱情鼓勵,支援大學生畢業自主創業,各級政府爲大學畢業生創業制訂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各高校爲大學生創業也積極創造各方面的條件,對有條件的大學生來說,自主3.大學生創業的路子相當的廣泛。許多大學創新意識強,有自己的專利或開發項目,創辦高科技企業,是創業的一條理想之路。

3、當然,先就業再創業也不失爲明智之舉。有些立志創業的畢業生或由於缺乏創業的經驗,或由於缺少創業的資金,先加盟與自己創業目標相符的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積累了經驗,積蓄了資金,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再獨立創業,這對許多要創業的畢業生來說,也許是更理智,更穩妥的選擇。

二.大學生擇業心態

1、樹立艱苦創業、立志成才意識。成功的事業有時會由於良好的機遇而變得一帆風順,但是絕大多數必須付出艱苦努力。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立志成纔不僅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對青年一代的要求,也是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實現理想抱負、獲得幸福的良方,大學生只有不斷努力、不斷進取、不斷付出才能獲得豐厚的回報;只有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做起、從基層做起才能最終取得輝煌的成就和業績。

2、客觀認識競爭,保持良好心態。良好的心態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同時作爲社會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相應的位置和不同的分工,在求職擇業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面對求職失敗,應該認真反思,吸取經驗教訓,努力爭取新的機會。

3、客觀評價自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每一個大學畢業生首先要認清自己,有一個適當的自我定位,客觀評價自己,明白自己能幹什麼和不能幹什麼,其次要認清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同時樹立職業的社會意識和長遠意識,在求職和擇業的過程中,既有對自己正確的評價,也有對社會長遠的認識和判斷,從而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座標,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將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把自己的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形成開放的大職業觀。

4、增強競就業爭實力。大學生一進校門就要自覺把自己的專業與以後的就業聯繫起來,認真學習,刻苦鑽研,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掌握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培養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科學思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

三.大學生就業

1、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我國的經濟當前處於轉軌時期。就全國來講,勞動者充分就業的'需求與勞動力總量過大以及勞動者素質不相適應的矛盾比較突出。

2、就高校畢業生來講,數量大幅度上升,就業壓力持續增長。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以新的理念宣傳、指導、服務大學生自主擇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徹底改變國家的統包統分、畢業即就業的政策。關係到國家的科技發展、經濟發展、文化發展,富國強民;關係到教育事業的深化改革和持續發展問題。

3、現在的年輕一代,實際上是中國社會轉型中的一代,註定要承受付出轉型代價的一代。他們的上一代,實際上仍然在吃傳統體制的舊飯,並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場競爭中;他們的下一代,將因爲社會的不斷進步而獲得很大程度的勞動保障;而他們這一代,將註定在後的“白領失業浪潮”中變成中國社會最悲慘的人。這是時代的代價,沒有辦法的。

四.外在的積極輔助與支援,給大學生就業創造條件

1、政府須加強宏觀調控,完善就業市場。當前,我國各級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難於吸納更多的大學畢業生,而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經濟欠發達的邊遠省區、條件艱苦的國家重點單位和行業以及縣以下的鄉鎮企業卻急需這些知識型人才,因此政府必須加強宏觀調控,從實際出發,出臺符合學生就業實際的規章辦法,如戶籍管、人事檔案管理、專業技術職務評定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方面的配套政策和貫徹措施,以解除大學畢業生擇業的後顧之憂,要給予去邊遠省區和條件艱苦的國家重點單位和行業的大學生以優厚的待遇並落到實處。

目前,我國大學生勞動力市場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沒有統一的管理,政出多門;招聘市場管理混亂;存在明顯的學歷差異性、學校差異性、性別差異性;用人單位失信等問題。社會應該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就業機制,建立規範、完善的就業市場,爲每一個有才華的畢業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毫不吝嗇地給予他們嘗試的機會,真正使畢業生找到自己與社會的契合點,實現其人生價值。

2、高等學校就深化教育改革,增強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實力。社會的變化、技術的發展和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對高校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做到人才培養適應市場的需要。學校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競爭力、動手能力、適應能力、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創新能力及思想素質和心理品質,增強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使畢業生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3、高校應加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和教育。高校加強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的宣傳教育,既介紹本地區的就業形勢,也介紹全國整體的就業形勢;幫助大學生了解自己的個性心理及職業對個性心理的要求,並加強思想教育和政治動員工作,引導大學生和家長認清當前就業形勢,樹立平和心態,從大學生自身條件出發確立就業期望和就業定位。

其次,高校應加強用人單位的情報收集、就業資料統計、行業需求分析、勞動力市場前景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建立成熟的資訊發佈系統,使大學生能充分地獲得就業資訊;還應幫助學生掌握準備自薦材料等面試應聘技巧和克服求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障礙,實現順利就業。

4、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增強學生就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廣大學生家長在子女就業問題上一定要作促進派,家長要帶頭克服鄉土觀念和傳統就業觀念,引導子女形成“勞動即就業”、“找工作靠自己”的想法,鼓勵自己的孩子參與競爭,同時,幫助子女形成自主自立意識,主動積極爭取就業機會,促使子女儘快走上工作崗位。

總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首先大學生要確定好適合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樹立競爭意識,克服攀比、焦慮、恐懼、依賴心理,不斷完善自己的文化素質、技能素質和心理素質;同時社會、學校、家庭也應爲大學生就業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我們的學生能夠盡情學以致用,展其所長,更好地爲社會服務。

提升自身“硬件”與“軟件”。對於大學生職業發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業能力。外在環境的變化,使學生可以充分認識到就業的艱難,進而透過各種手段提升自身“內功”,最終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

改變舊有的擇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學生可以拓寬自己的就業面,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比如:有的同學本來不打算考公務員或研究生,只想到企業去工作,現在也發現在找不到合適工作的情況下,公務員或研究生也不錯。從長遠看,這極有可能成爲提高就業層次的重要手段。

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15

一、調研背景

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765萬人,比20xx年增加16萬人,大學生面臨的就業挑戰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受我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就業總量持續增加和勞動力結構性矛盾突出三大因素的影響,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趨勢。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社會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爲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對促進大學生創業並帶動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鼓勵和支援大學生創業更有利於區域經濟增長、轉型升級,從而激發整個社會的創新活力。

筆者有幸作爲郵儲銀行赴縣級團委掛職幹部,利用工作之便,對襄陽市樊城區20xx年和20xx年申報省市兩級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的59家企業進行了調研,一方面瞭解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爲已經或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合理的建議和解決途徑,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創業,從而爲大學生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也探討如何透過銀團合作,更好的服務大學生創業就業,普惠金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

二、調研方式

採用走訪調研和電話回訪、資料查閱相結合的方式,於20xx年5月中下旬對申報20xx年大學生創業項目的28家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對這28家企業發放了問卷,共回收問卷28份,其中有效問卷28份,問卷有效率100%;同時於6月上旬對申報20xx年大學生創業項目的31家企業進行了電話回訪和查閱資料,合計調研59家企業。此次問卷發放過程中做到了以下兩點:第一、解除調研對象的思想顧慮,保證調研結果的真實性;第二、問卷題目明確,減少答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歧義和差錯。

三、調研結果

1、大學生創業者的性別比例基本均衡。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觀念在國人腦中根深蒂固,一般認爲女性應該謀求一份穩定的職業,騰出一些精力相夫教子,而男性則應該承擔起更多家庭的責任,多在事業方面打拼。另外普遍認爲男性更富有冒險和進取精神,女性考慮問題時更加理性,因此創業在男性中會更爲盛行。但實際調研的結果顯示,59位大學生創業者中,有30位是男性,29位是女性。由此可見,創業者並未出現“性別比例失調”的'現象,近年來女大學生的創業熱情也“不讓鬚眉”。

2、大學生創業者的學歷構成呈現“金字塔”結構。

59位創業者當中,1位博士在讀,3人爲碩士研究生,29名本科生,其餘26位專科生。大多數大學生創業人員的學歷爲本科和專科,只有極少數是碩士或博士生。客觀上來分析,學歷越高,就業的壓力相對就越小,相反創業的機會成本就越高。同時這也印證了社會輿論的一般看法:“創業需要的不是高學歷,而是膽識、魄力和冒險精神。學歷越高,學識越廣,顧忌也就越多,越難踏出第一步。”

3、大學生創業者的專業與其創業項目並無直接關係。

一般認爲大學生創業能與專業掛鉤,學以致用。當然也有專家指出,專業應服務於創業或就業,但不能單方面強調創業必須與專業相契合。所調研的59家企業中,13家從事農、林、牧、漁業,11家從事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14家從事教育、文化創意業,21家從事零售業及其他服務業。其中,15家企業的創業者所學專業與所從事的行業相關,其餘44位創業者都從事的與所學專業不相關的行業。從實際調研過程中企業的經營狀況來看,企業的經營情況與創業者所學的專業也沒有直接關係。這一方面說明當前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理念比較開放,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實時調整導向,勇於嚐鮮、敢於創新;另一方面也存在前期求職、創業受挫,不得已轉行的苦衷。

4、大學生創業者大多青睞新興行業。

從這59名大學生創業者經營的項目構成來看,從事互聯網+、電商經營、計算機軟件開發、微信平臺運營、教育培訓等的項目就有41個,佔所有項目七成。好的方面突顯了大學生創業者能夠敏銳的捕捉市場資訊,善於接受新事物,能夠融入當下最熱門的市場環境中;同時也看到,傳統行業,如農林牧漁、批發零售、加工製造等行業大學生創業者涉獵很少(農林牧漁類之所以還比較多,是因爲此次調研的樣本僅限於襄陽市樊城區,而樊城區太平店鎮當地有一項特色產業就是菌類種植,13個農林牧漁的項目大多是這個情況),一方面是這些行業准入門檻較高,例如對資金、技術、渠道要求相對較高等,同時這些行業也是非常辛苦,另一方面,大學生創業者扎堆互聯網+、電商等項目,也不排除存在盲目跟風的情況。

5、絕大部分大學生創業者經營情況不甚樂觀。

雖然很多人都在說,創業的成功率只有10%左右,但是仍然希望更多的大學生創業者能夠勇立潮頭。根據實際調研情況,這51個大學生創業項目中,運營較好的有8家,略有盈餘的有11家,基本能夠維持企業日常開支的約有15家,亟需幫扶的約有17家。從大學生那邊反饋的結果來看,認爲制約創業項目發展的因素主要是用工成本增加(約佔85%)、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約佔80%)和流動資金短缺(約佔70%),其次是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不斷下降(約佔50%)和新型行業、市場認可度低(約佔30%)。事實上,這些也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普遍因素。從現場調研結果中還得出一個現象,只有3位創業者認爲是自身經營管理不善制約了企業經營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者還不善於從自身尋找原因,而是把問題歸結於外部因素。

6、大學生創業者最期望得到資金幫扶。

提供資金、項目雙選平臺和專業培訓是大學生創業者最希望得到的創業幫助(約佔100%),舉辦企業家講座也是大多數創業者需要得到的幫助(約佔80%),其次打造創業者網絡家園(約佔50%)、提供成功創業者視頻訪談或視頻創業指導課程(約佔30%)也是創業者期望職能部門提供的服務。

7、1位大學生創業者中,辦理有經營性貸款的僅有6位,有14位表示曾申請過貸款,但是因爲經營規模偏小、擔保不足等原因沒有獲得貸款,餘下有23位表示很希望貸款,但是不知曉合適的信貸產品。

團委和人社局、財政局合作的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每個創業者僅能獲得一筆,不能重複申請,從以前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創業者僅能得到1——3萬的資金幫扶,對於大學生創業者而言,也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

四、調研結論

透過此次調研掌握的情況,在此給已經或即將創業的大學生提出一些建議:

1、積累綜合知識。

對一名創業者來說,不論投身何種創業項目,一些商業知識與經營之道都是必須要提前具備的。創業者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包括:關於註冊登記、納稅申報及減免政策、銀行開戶等合法開業的知識;關於市場預測和調查、定價知識和價格策略、銷售渠道開發和營銷管理等方面的營銷知識;《合同法》、《公司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經濟法常識;勞動用工及社會保障方面的知識等。

2、拓展人脈資源。

據網絡資訊顯示,目前中國70%的大學生社交範圍太窄,很難同陌生人交流,勢必造成了人脈資源的匱乏。而人脈對創業者來說又極其重要,所謂人脈決定財脈,因此已經或即將創業的大學生要學會在成長中積累自己的人脈,一是在拜訪客戶的過程中積累人脈;二是要學會處理得到的任何一張名片;三是多去參加行業活動和培訓,如各個企業的新產品發佈會、新聞發佈會和產品推廣會議等。

3、學會與人合作。

隨着行業競爭加劇、社會分工細化和商業環境複雜化,一個人樣樣精通很難做到。所以大學生創業者一定要學會利用別人的資源,學會合作,依靠團隊開拓事業。正如攜程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季琦告訴青年創業者的那樣,攜程網的成功,除了抓住當初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契機,更重要的因素是有一個良好的創業團隊。大家攜手創業,分享各自的知識和經驗,也可以避免很多創業“雷區”。

本文連結:https://www.qkxsy.com/hangyefw/chuangye/10x670.html

Copyright © 2024. 全科學識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