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全科學識雲 > 行業範文 > 教師 > 英語教師教學通用15篇
手機版

英語教師教學通用15篇

來源:全科學識雲 閱讀:1.83W 次
英語教師教學1

今年十一月份上了一堂區教研課,在備課、上課和專家的評課過程中,收益匪淺,對小學英語教學的一些現狀略有所思。

英語教師教學通用15篇

一、教材的變動

隨着一輪又一輪的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開展,教材也相應地做出一次又一次的調整。我國現行小學英語教材有很多種版本,不下數十種。我省大部分地區現用的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小學英語》。在新一輪的課改下,外研社的教材也相應地做出了一些改動,內容有所增加,難度也有所加大。如五年級上冊(第五冊)在每一單元的開篇部分都增加了warm-up部分,每單元第三課還增加了FunReadingandWriting,目的是培養學生初步地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從五年級開始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教材中這一部分的增加是值得肯定的。

教材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設計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編者抓住小學生愛動愛唱這一特性,設定了一些活動和chant部分。但有些chant部分的設定並不是很好,句子太長,不太符合小學生的語言規律;節奏感也不是很強,詞與音樂的節奏配不上套。這反而增加了學習的難度。

沒有一套教材是完美的,不被人挑剔的,永遠不被淘汰的;也沒有一套教材能夠符合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學生的要求。但無論哪一套教材,我們希望它能順應時代的潮流,符合現階段的教學趨勢,體現新的教育理念,真正滿足學生的這一羣體的需要。

二、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舊的教學模式是填鴨式,滿堂灌。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得注意力本身就容易分散,老師講得吃力,學生聽得也疲勞。

現在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一節課只講十五分鐘,大部分時間要留給學生。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定的情景和組織語言環境,讓學生自己去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師導演,學生表演。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課堂活動的主人,就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責任感和自覺性。

但也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一定要在教師正確的指導下,在聽清教師的指令,領會老師的意圖,明確教師給出的任務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做出正確的反應。教師給出方向,學生自行前進。而不是讓學生象無頭蒼蠅亂撞,那就走了彎路,適得其反了。

三、教師需要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和遊戲

小學生生性好動,注意力易分散,一堂課最多隻能集中到20分鐘。教師要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到達教學目的,就要求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創新精神,課程設定生動有趣,教學活動多種多樣,設計的遊戲活潑有趣。Guessinggame,bingo都是深受教師和學生喜歡的遊戲。另外,對話表演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活動。

有些教師頭腦靈活,富有創新意識,能正確地設計出多樣的活動形式,效果也很顯著。但有些教師滿堂都在做遊戲,課堂看起來很熱鬧,學生玩得也很高興,但最終學生到底學了多少東西,有沒有明確教師的意圖和教學目標,就不得而知了。

教學活動和遊戲都只是教學形式,是爲教學目的服務的。每一個活動和遊戲都應圍繞一個教學目標和主題而進行。所以,教師要有創新精神,勇於探索,圍繞一個教學目標設計出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在遊戲和活動中學習到知識,這纔是其真正目的。

四、正確對待多媒體和現代資訊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教學活動是藉助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展開的,教學活動的具體過程,組織方式以及質量效益等都是和教學活動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隨着社會發展而不斷更新教學設備,優化教學技術是教學發展的歷史規律和要求。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

現代資訊技術中的課件製作,是目前十分受重視和歡迎的一種教學手段。但課件是否要做;做了又何時用,何處用,怎樣用,都要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而定。語言知識才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一切教學手段,技術和設備都是爲教學內容而服務的,只能作爲一種輔助。多媒體、現代資訊技術作爲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也只是一種輔助,起輔助作用,絕不能替代教學內容而站主導地位。(網絡教程,遠程教學另當別論。)

現在很多公開課,競賽課都流行使用多媒體和現代資訊技術;幾乎每堂公開課都有課件製作,幾乎每一個課件都製作精良,絢麗多彩。公開課幾乎成了課件展示課。有的運用得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卻本末倒置,失去重心。

教學手段多種多樣,而採用何種教學手段要看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實物教學也是一種很直觀有效的教學方式。如果能用實物就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就沒有必要再使用課件。如果只是爲順應潮流,爲了做課件而做課件,就失去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意義了。況且,公開課與平時的課堂有很大的不同,課件在平時的課堂上並不常用,我們的使用也是根據具體需要而定。

英語教師教學2

一教學自主的概念

關於教學自主,國外學者Little(1995)認爲“教學自主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具有強烈的個人責任感,並能透過經常性的反思和分析,最大限度地把握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和認知,最大程度地利用教學過程中的自主空間。”[1]Ander-son(20xx)提出“教學自主是教師能夠按照自己確定的有效方式來呈現教學材料,能夠創造、改進或超越自己所教的課程。”[2]國內學者如姚計海(20xx)提出“教學自主是教師在一定社會規範和教育目的指導下,受內在動力的推動,積極調節和控制自己教學活動的心理特徵。”[3]總而言之,教學自主乃是教師在執行教師工作時具有自我決定不受他人干涉的權利,就是指教師擺脫其他一切對教學的束縛,它意味着教師對教學控制的抵制。換而言之教師自主是一種權利,它的核心就是擺脫控制,追求自由,不受束縛,自己做主等。這種自主有助於教師展開具有創新性特徵和有個性化的教學活動。因此,提高教師的教學自主能力能促進其教學方式的改變,提高教師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更適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對大學英語教學有着重要作用。

二影響教師教學自主的因素

1.學校生活的規格化。

學校和教室具有極強的規格化和制度化,即使經歷時代變遷和教改,也沒能改變這一狀態。教師嚴格按照學校的教學日曆和課程表來行事。爲了控制好學生,教師一方面必須要明確師生的權威層級(authorityhierarchy),另一方面則是規定儀式、規則,讓每日的教室活動均有制度化的程序可循成(Jackson,1968:36-37)。[4]發生在教室裏的活動具有極強的儀式性和循環性。以日程表爲例,它將一天的時間分割提供給不同的科目或者學習活動。雖然每天上課的內容不一樣,但是師生都知道每個周的哪幾節課是大學英語課,什麼時候會有英語角的活動。主要的活動都是根據已經擬定好的規則來執行,每個周的課表都是長期不變的,不論教室還是學生都能清楚地說出下一個將要發生的事情。對課程的安排,教師是沒有自主權的,完全得依照學校的規章制度來進行。甚至每節課的時間安排也是不能自主的。比如,即使教師已完成該課堂預先計劃的教學活動,但是在學校下課鈴聲未響起之前,教師是不允許提前下課。另一方面,假若下課鈴聲響起,計劃內的教學任務尚未完成,教師也一般不會選擇拖堂。也就是說鐘聲所宣告的課堂時間是被師生共同承認的,即使是教師權威的行使也不會影響時間作爲一客觀標準的事實。換句話說,時間作爲學校運作的優先規則,並不受教師的影響而不存在。學生在學校裏學習成爲一個遵紀守規的學生,而教師也是如此,學習成爲一個能夠良好適應學校的各種儀式規則的教師。

2.課堂教學的硬化。

課堂是相當複雜多變的。教學活動在實施之前或許能進行詳細的規劃,但是一旦進入到進行階段,根本無法確定單一的教學法的可行性,極少的教師可以完全按照課堂計劃實施教學。而沒有彈性的課程綱領和預先安排好的課堂計劃就限制了課堂的自發性,造成了教學任務的同時性和及時性受阻。雖然教學計劃能協助教學的進行,使之不流於雜亂無章,但是對於時間被限定用途的情形———必須在某個時段內用某種教學法去完成某個教材的教學,師生被侷限在某天、某書、某頁,或者,經過教師自主判斷而選擇的教材,卻受到行政上級的限制,也常讓教師感到無奈。對教學有自己的一套理念,要求在使用課堂時間,選擇教材和安排課程進度方面,擁有自主的決策空間,這是教師們共同的願望。另外,上級(例如系主任或者教學督導)在教室裏的觀察和記錄儘管有助於督促教師認真教學並提高教學質量,上級督導課後給教師的建議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但是與此同時也會無形中給教師帶來心理壓力,尤其是對於走上教學崗位不久的年輕教師。教師並不是不能接受批評意見,而是被觀察與被調查的影響可能會讓部分教師無法盡情地施展其教學實力,反而改變平時的正常表現,有些老師甚至會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顯然,當教室門關起來和課程綱領僅作參考之時,教師纔會覺得受到尊重與具有教學自主。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於自主的保護並不是他們渴望孤立和全然的獨立的反應。他們希望有同事參與協助。所以筆者認爲教學督導並不一定非要是資歷很老或者職稱很高的人來擔任,讓一些教學成績突出的年輕老師來擔任督導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減輕督導一職對老師的壓迫感。

3.科層體制的限制。

另一個影響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自主的因素是學校的科層體制。學校的行政組織具有科層體制的特徵:專業化、規章制度化、權利等級化。受到這些特徵影響,尤其是科層體制強調要求員工依照規章程序及服從權利等級,教師的自主被困限在學校行政結構因素中,這與教師們在力求教學品質上所想具有的自主是相互牴觸的。受到國家和學校的監管和規範,教師對教學的事物被侷限在教室之內,對於教學相關的學校事務則少有參與決策的空間。科層體制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消除個人判斷力並以管理理性代替以達到高效率,此乃所謂非人格化規則。在排除人際關係,以規則管理所有的權變,不給個人留下決策空間,體制中的工作以正式職務來分配,以標準程序來確保運作過程。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制定,課時的分配及教材的徵訂,往往就是學校或系部領導自行安排,一線教師很難參與進去,所以筆者認爲應該多聽聽一線教師的意見,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主決定權。教材的選擇和大綱的制定也應該及時更新,而不是年復一年地使用陳舊的教材和大綱。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是無法使用固定規則的,因爲具體的教學情境是多變複雜的,需要教師靈活地應對教學現場出現的問題。面對複雜的教學任務及個體性差異大的學生,教師無法遵循明確的規則或程序,也無法依賴學者專家提出的任一最佳教學策略,教師必須依據當時的情景自主判斷與決策,無法規則化的教學必然需要教師的自主才能順利地達成教學目標

三提高教學自主的途徑

1.爭取權利的下放。

這裏的權利下放指的是,學校把權利下放給教師,教師把權利下放給學生的同時也下放給自己。換而言之,政府和教育部門應該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讓教師可以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在教學大綱和課程設定方面,多聽聽教師的意見。在課堂教學方面讓教師擁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權利,只有這樣教師纔會勇於創新,不拘泥於傳統教學慣例,纔可以更好地形成個人特有的教學風格。在教研方面,更應該給予教師自主的權利。只有當教師擁有了專業自主的權利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研究。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往往處於弱勢地位,很少有選擇權和話語權,專業自主發展的積極性長期受到壓制,教師僅僅成爲了傳授知識的人。在這種環境下,教師的教學自主就無從談起。只有當學校大膽將權利下放,教師們纔可以在自己的教學研究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有目的、有選擇地進行教學研究,從而獲得精神上、心理上的雙重滿足,覺得自己是教學研究的主體,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師教學自主的發展。教師下放權力給學生是指把更多的決策權和學習自主權下放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爲了家長、教師來學習的。當然在促進學生學習自主的同時,教師還是要發揮自身的導向作用,要實施組織和評估教學活動。教師的教學自主和學生的學習自主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互促進的。因此教師在給學生放權的同時也應該給自己放權,大膽堅持該有的自主權利,比如爭取參加培訓研討的機會等。

2.靈活把握教學大綱,合理整合教學資源。

教學大綱雖然由學校制定,但是教師也不應該把它看作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不能讓它成爲束縛教學自主的牢籠。教師應該認真分析人才培養的目標,學校的定位,學生的需求,課程目標,並以此爲基礎吃透教學大綱,並對其進行適當的調適,讓它成爲確立教學目標,評估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材料,制定考試題目的依據和指南。另一方面教師要合理篩選、利用、整合課程資源,要按照學生需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選擇性地利用開發教材以外的課程資料,比如說影視節目,音像資料,報刊雜誌等等。對於學校發給學生的學習資料或者是教材中的課後習題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來進行篩選,對一些陳舊的學生不感興趣的內容可以進行適當的替換和刪除,對過難或過易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改編和加工。總之合理地整合教學資源,靈活地使用教材,一方面可以促進教學自主,另一方面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加強團隊合作,正確對待質疑。

教學自主意識有時候會使教師間對其他同事的教學行爲即使有意見也不會公開批評。對於遇到困難的教師,其他同事也不會多加以協助,那表示不相信他們的能力,而教師本人也不傾向於向其他教師求助,那會表示他的無能。對於教師和學生事務僅止於教研室中的閒談而已。其實教學自主不代表教學孤立,教師應該加強合作,要形成自己的教學團隊,我們可以按教師的科研方向分爲若干團隊,比如語言學團隊,文學團隊,翻譯團隊等等。這樣大家可以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分享教學資料,解決教學問題。大學教師一般都不需要坐班,所以同事之間聯繫不如中學教師多。我們應該多創造機會加強教師之間的團隊合作,比如我們可以多開展講座,讓大家有機會坐在一起就某個研究課題展開討論。當然公開課也是一個加強團體合作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應該正確對待同事間的競爭和質疑。很多教師一遇到公開課、觀摩課就容易過度緊張。重視公開課固然沒有錯,但是如果因爲是公開課而過度地準備,就完全沒有必要。很多教師在上公開課之前準備得很辛苦,對課堂上出現的任何問題都考慮得非常仔細,有些教師甚至在上公開課之前,預先跟學生彩排演練。公開課就變成了表演課。這樣的公開課雖然從表面上看很漂亮,教師準備充分,學生配合積極,但是它卻少了課堂本身最重要的價值,那就是獨特性。沒有了突發的課堂事件,沒有了師生間思想的碰撞和爭論,這樣的課讓人覺得更像一出舞臺劇。教師的自主不應該受到同事領導的監督的限制而得不到發揮。不管是多麼完美的教師,也不可能上出十全十美的課,追求完美本身就給教師自己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教師要明白教學中出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纔是正道,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調動教師教學的自主性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結論

教改的關鍵在於教師,最終要落實到學校和教室。由於教學情景的多變性,單一化的教學方法顯然不適合當今大學英語教學,教師要能讓學生獲得多元發展,需要教師發揮教學自主。本文從教學自主的定義出發,分析了影響教師教學自主的因素:學校生活規格化;課堂教學的硬化;科層體制的限制。嘗試給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方案:爭取權利的下放;靈活把握教學大綱,整合教學資源;加強團隊合作,正確對待質疑。期待本文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自主,進而有助於整個大學英語教學。

英語教師教學3

摘要:結合高三英語教學經驗,重點闡述如何夯實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上好講評課及進行學法指導。着重從高三英語教學策略這一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三英語 基礎 能力 講評 學法

高三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對於一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起着很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進行了闡述。

一、夯實基礎知識

1.語法

語法和其他內容的學習是相輔相成的,高三階段語法複習十分必要。否則,語法不清,連句子結構都搞不清楚,學生無法進行有效的閱讀,必定影響其解題能力。但語法複習不必面面俱到,根據近年高考命題特點,語法複習重點應該在時態、非謂語動詞、從句上。語法複習過程中,也要適當滲透長難句的分析,以提高閱讀水平。複習語法不能靠死記硬背。記一些規律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靈活應用。

2.詞彙

詞彙教學地位凸顯,貫穿於教學和考查的各個環節。詞彙量也被認爲是影響聽力和閱讀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應該充分重視詞彙的複習和教學。詞彙複習要側重動詞用法,注重詞彙的外延。複習方法要多樣化,不能僅以單詞默寫來取代詞彙複習。引導學生注重詞的語境,做到“詞不離句”,讓學生明確其意義,熟悉其用法,從而切實提高詞彙複習的有效性。

二、提高語用能力

近兩年來高考考查的重點在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方面。而實際上考生在聽力,完形填空,閱讀,寫作幾方面失分嚴重。所以一定要加強這幾方面的訓練。

1.聽力

在聽力訓練過程中,首先要排除聽力障礙。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語音知識,要求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排除母語干擾。還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疏導,使學生免受情緒干擾,快速進入狀態。應該把提高學生根據所聽取的資訊進行推斷,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的能力作爲訓練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學會聽辨數字、時間,地點、語氣,並學會抓關鍵資訊。聽力水平提高一定要靠持之以恆,日積月累,應儘可能使學生每天都有機會接觸英語。

2.完形

高考完形填空題綜合考查學生在特定語境下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主要考查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生的難度主要在文章資訊跨度大,須從設了20空的文章中提取相關資訊,並推斷文意,全面理解文章。應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以上下文線索爲主要依據來解題。要提高完形解題能力,學生還得注重重點詞彙、固定搭配、習語、常用句式的積累,理解詞彙在不同語境中的用法,即“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現象。

3.閱讀

閱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試卷中佔比例很大。在整個複習過程中應始終把提高閱讀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首先,教師應有目的地篩選閱讀材料。高考閱讀理解題材料、原汁原味的英文報刊、語言鮮活的英文材料都可以作爲輔助閱讀教學的資料使用。其次,閱讀訓練過程中要把握好量與質的關係,融入閱讀策略與解題策略的指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根據筆者的研究,高考文章長度逐年遞增。在閱讀複習中,應引導學生注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係,瞭解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整體把握文章。讓學生概括段意、文意,分析文章結構,對提高主旨題的解題能力應有很大幫助。同時,應引導學生對語篇中的長難句進行分析、翻譯。分析長難句的訓練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此外,訓練要有時間限制。平時訓練時間寬鬆,學生就不能養成限時的習慣,考試時就會心慌意亂。一般每篇文章的完成時間爲7-9分鐘。

4.寫作

學生在寫作中最大的問題是詞彙量不足,因此詞彙積累十分必要。教師應引導學生透過閱讀和模仿,擴充詞彙量,豐富表達方法。也可以引導學生背誦一些好的例句和範文。筆者在教學中,常常指導學生把自己寫的文章和範文進行比對,找出差距,然後再寫類型相似的文章來彌補不足。寫作訓練過程中,特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基礎詞彙、句型的運用,逐步引導學生運用進階詞彙、句型。

(2)格式化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注重關聯詞、過渡句的使用,以及各種文體的格式。

(3)嚴格要求,規範學生寫作程序。要求:審題在先,要點全面、分段合理、人稱正確、語言地道、書寫工整。寫完要修改潤色。

(4)批改及時,反饋迅速。

(5)豐富批改方式。可以當面批改、同桌互改、小組批改、自我批改等等。學生批改時,滲透評分標準,讓學生找出錯誤和不足。

(6)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從簡單句到複合句,從短文章到長文章,從模仿寫到獨立寫,從不限時到限時。

三、提高“講評”質量

在高三後期的複習過程中,評講課佔很大比例,上好講評課需體現“四個性”,即針對性(講其所需,釋其所疑,解其所難)、準確性(言之有據、正誤分明)、系統性(縱橫聯繫,前後呼應)、啓發性(注重點撥、啓發思維)。講評要有重點。教師需加強指導學生卷面問題反映集中的地方。筆者在練習巡視和批閱試卷的過程中,會有意識把握學生存在問題。批閱後及時作正答率分析,從而在課堂上做到有的放矢。評講時,要注意總結、歸納、提煉、對比。重點抓失分點、模糊點,剖析根源,暴露學生思維過程,分析其思維受阻的原因。爲提高評講效果,測試結束後要快批快講。否則時間一長,學生關心程度減弱,就達不到應有的講評效果。

在備試卷講評課時一定要熟悉考綱,這樣才能切中要害,高屋建瓴,讓學生從中受益。評講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分析、歸納、總結。評講之後,要求學生及時梳理、內化。備課組也要進行錯題歸檔,再階段性地把錯題集提供給學生練習。從某種意義上說糾正一道錯題比做對一道新題更爲重要。

高三複習對於師生來說時間緊、任務重,學生在這一段時間內的心理健康尤應注意。講評課要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引起學生學習或練習的動機,讓學生在更和諧的環境中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

四、加強學法指導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埃德加.富爾)。學習方法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1)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樹立信心。

(2)引導學生明確目標,制定計劃,獨立思考,限時作業。

(3)引導學生及時鞏固,養成當日複習的習慣。

(4)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錯題庫。把平時出現的錯題剪貼下來,隨時剔除已掌握的,對未掌握的進行重點標記。考前再翻看錯題本,做到心中有底。

(5)注重積累,擴大詞彙量。特別注意一些熱門詞彙的用法並掌握一定量的固定短語。

(6)擴大閱讀範圍,增大閱讀量。熟悉各種體裁文章,留心習語和俚語,嘗試看廣告,通知,說明書等。多接觸一些英文報刊雜誌中原汁原味的閱讀材料。

(7)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審題答卷習慣,先易後難,各個擊破。

(8)練做真題。高三複習最後階段,應選做近三年的高考真題,以便進一步明確高考命題方向,特點。讓學生檢測一下自己在基礎知識和解題能力方面還有什麼欠缺,以便及時查漏補缺。

雖然教無定法,但教學工作一定是有規律可循的。教師應注重學生的雙基,以培養其能力爲核心,並輔之以學習方法,解題技巧的指導。高三英語教學只有透過合理的目標,科學的計劃,有效的措施,才能追求教學成效的最大化。

英語教師教學4

作爲一個小學英語教師,尤其是三年級英語教師,倘若僅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的解釋和程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於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會使課堂語言平淡、氣氛沉悶,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中。那麼,學生原有的興趣和想學好英語的良好願望就會很快喪失殆盡。所以我們應該多多吸收直接教學法的長處,重視情景教學。孩子年齡小,缺乏知識和經驗,抽象思維不夠發達,形象思維佔優勢,具體的、直觀的形象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在教學時,我通常採用的直觀情景有實物、圖片、頭飾、玩具、簡筆畫。如在教學習用品pen、pencil、book、ruler等單詞時,直觀的實物出示尤爲重要,只有透過直觀的演示與比較,學生纔會迅速領會掌握;如教水果類單詞apple、pear、banana、melon等時,利用實物進行教學;如在教動詞sing、dance、draw、write等時,利用簡筆畫進行教學,學生往往會產生一種新鮮感,注意力馬上被吸引,有關的英文單詞幾分鐘內就能說出。這樣排除了母語作爲中介,從而促進學生逐步利用母語的心譯過程。同時,教師正確的身勢語也是重要一環。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直觀情景,伴隨着老師講話而產生的語氣、姿勢、表情,有着強烈的解釋性和提示性,它不僅有助於老師更準確更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也是排除母語爲中介,把事物與英語直接連接的有效手段。如在進行猜謎遊戲時,請小朋友們自己設計肢體語言進行表演,然後請另外的小朋友們透過肢體語言猜出是何物。從中,小朋友不僅培養了表演的才能,更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要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教師必須要有創新精神,敢於對教材進行新的探索與研究,而不要教材的奴隸照本宣科如把兒歌引入課堂在教學數字時請小朋友自己編數字兒歌於是就有One,two,three, I can read;Four,five,six, I can write; Seven,eight,nine, I can jump; Ten,leven,twelve, I can draw.這樣一來,班裏的“英語小博士”越來越多,學習興趣大大增強。又如,本堂課中的兒歌,在鞏固新知識的基礎上 又進行了拓展,使學生透過兒歌瞭解“What have you got?”and “What have I got ?”兩句話的意思,在不忘根本的基礎上又了創新。要使學生“吃得好,吃得飽”,“巧設情景、以動激趣,力求創新”的教學思想應貫徹始終。小學英語教學隨筆在我的小學英語教學中,要面向全體,要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生展奠定基礎的個人教學反思。

1、創設各種情境,鼓勵學生,大膽的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英語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爲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透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4、創設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英語教師教學5

作爲一名教師,我一直認爲我從事的是普天下最爲陽光的事業,學生給了我的不僅是源源不斷的激情,更是向上的力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是一方面,但是主要的是讓他們學會知識,即分清教與學的關係。

現代的教育理論認爲: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學生作爲獨立的學習個體,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材施教”是無數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例子給我一次又一次的深刻體會。

首先是教

這需要我們更加地去尊重學生。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完整的個體,他們希望得到信任、尊重和關懷。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師生的融洽關係,必然會促進學生的主動的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因爲喜歡老師而喜歡她的學科。特別是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老師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關愛和關懷,使他們感受到溫暖,教師要與學生多溝通,更多地瞭解學生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讓每個學生都能切實感受到老師如母親般的愛,從而縮短學生的師生距離,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幫助老師更好地完成教的任務。

其次是學

這就對老師有更高的要求,傳授知識是前提,培養方法是關鍵,提高能力是目的。老師做的好,學生自然是學的優。重教材,重實效。對學生進行變式訓練,在活學活用的基礎上,在自我總結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創新思維,歸納總結。例如“have been to”和“have gone to ”在具體的實踐中,具體的例子中感悟其中的不同。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空間,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自己歸納總結。自己的語言會增加學生的理解、感悟。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不再有啞巴英語的現象,大膽地讓學生去說,去講,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空間和機會。我們在講授知識的時候要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要緊緊圍繞課堂目標進行設計,重視每一個細節,注意每一個言行。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課堂的成功與否是學生給出定論。

我認爲,首先需要加強理論學習,可以吸取別人的經驗和教訓,從而防止錯誤的發生。其次,應當更加強調對於教育實踐工作的反思。最後,要促進思維的優化。

“知人才能善教。”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題。備課必須備學生,學習必須學學生。畫龍點睛的課末總結,簡明扼要,使學生豁然開朗。教學反思,形成良性循環,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爲一名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的要求,在學習中教學,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前進。

英語教師教學6

英語的決心和信心,也懷有極大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作爲教師應最大限度保護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學習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因素是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的實質是愛心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種溫馨和諧的情感交流,是一種智慧潛能的研發。所以,作爲高一教師要儘快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尊重、信任、期待和欣賞學生。賞識教育在教育藝術中具有獨特魅力,教師要從開始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展現自我,肯定自我,要讓全班學生都樹立信心和興趣,對學生一視同仁,熱情鼓勵和表揚學生,從學習和生活方面關愛他們,不歧視和挖苦學生,幫助和培養學生的自信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形成。一句話,在英語教學中時刻滲透情感教育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石和前提。

其次,抓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新生入校透過學月測試瞭解每個學生的大致學情,及時給學生查漏補缺,鞏固初中的語音,詞彙、語法、句型及基礎知識。教師可以暫以初中教材爲主線,高中教材爲輔線,溫故而知新,以舊帶新。在課堂中形式多樣複習初中知識,根據教學大綱主要內容抓好基本知識和能力“雙基”工程,根據各班學生學習水平情況實行初高中學習的“緩衝期”。教師一定不要爲了趕進度匆忙教學,而忽視了重書本,重規範,重過手,重基礎的“四重”原則。再次,加強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知識外,更重要是督促學生學習好習慣的養成。如何引導學生預習課本,聽課,完成作業,複習總結,作筆記等方面都是我們教師應考慮的話題。所以教師在平日的工作中多指導學生預習的習慣,朗讀和背誦範文習慣,如何查閱和使用工具書習慣以及寫作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中要指導他們如何作筆記,如何整理和規範作業本,筆記本和錯題本,要求所測試或運用過的相關試卷資料彙集成冊,用不同顏色的彩筆鉤畫出所講的語言點。在講題中多傳授解題方法技巧,在適當引申中尋找規律。再者,課堂注重實效,形式豐富多樣化。高中起始階段着重落實“雙基”和“四重”上下功夫,注意培養學生的運用語言能力。教師要轉變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方式。以學生爲中心,注重師生的互動性,在練中學語法,重點突出,精講易懂,以趣味性教學進行聽說訓練,適當運用口語,舉例通俗易懂有趣。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詩歌朗誦,記憶範文比賽,戲劇表演,對話或聖誕晚會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的用語方面上抑揚起伏,激情四射也是高質量課堂的保證。上課內容要有特色,形式各異,要始終讓學生保持新鮮感和適度的緊張感。要多讓後進生展示自己,多鼓勵和讚揚他們,讓其實現價值和榮譽,體味成功的喜悅。在評講試題中多運用啓發式設問,開發學生的思維和解題能力,不能一味講下去,成了全堂課是“填鴨式”教學方法。高中學習能力培養要有針對性,要循序漸進,穩步提高。在聽說訓練方面藉助多媒體聽歌曲,聽精美範文和看英文片等多樣化訓練,學生每天的英語值日報告和討論迫使學生養成用英語交流的習慣。

英語教師教學7

一轉眼,一個學年又結束了,回顧過去這一個學年的英語教學工作,有收穫的喜悅與甘甜,但也有挫折時的彷徨與無奈。這些心靈的歷程使得我更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這份教育工作。爲了能夠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以利於在今後更好地開展自己的工作,在此對本學年的教學工作做了如下一些總結。

今年上半學年,我接任教八年級(6)班的英語下半學年又接任了八(3)班的英語。經過一年的學習,他們的學習目的明確,比較好學,成績有所提高;學習態度認真,基礎知識比較紮實,課堂氣氛比較活躍。英語是中學生的一門主課,無論是學校、家長還是學生都很重視它,但是不少學生覺得這門功課單調枯燥,學起來吃力,甚至有不少學生放下了它。究其原因,是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接觸面小,說練機會少,沒有語言學習環境,以及他與中文的部分反差的諸多因素,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常常存在“厭、怕、棄”的不健康的心理。這使我不得不改善教學方法。

第一、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觀念,努力“探究師生雙重學習模式”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不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感知,代替學生觀察、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老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於是我改變“一言堂”,把課堂還給學生,構成師生交往、用心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過程。

第二、使學生自己掌控課堂。

要學好英語,首先要使學生認識到學這一語言的目的和好處,我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狀況,通讀和節選教材,圍繞着最簡單、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語詞彙、句型、交際會話等進行教學,使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構成學習動機。課堂儘量交給學生,給學生展示自己,鍛鍊自己膽量的機會合舞臺。

第三,努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我時常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你們覺得老師離你們遠嗎?”,相對來說,初中生比小學生獨立性強,自尊心也逐漸增強,渴望得到尊重。師生之間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關係,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務必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我用自己滿腔的愛去關心、尊重學生,耐心細緻地指導學生,主動和他們交流,談心,使自己成爲學生歡迎和愛戴的人。上課時我是學生的老師,循循善誘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大膽求異創新;課後我卻成爲他們的好朋友,無話不談,亮起心靈之光;生活上,我是他們的大姐姐,關懷備至。

第四,嚴謹治學,持續良好的教態。

教師的教風直接影響學生的學風。對課堂駕馭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學生。老師的教學語言和教態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老師的教態好,學生就喜歡,他們聽課的興趣就高,理解知識也快。反之,學生就不喜歡,甚至厭惡。個性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初中生,看問題開始有可獨立的見解,對他們更要注意教態和教學語言的使用。如我叫學生進行表演展示時,我的表情自然親切,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這樣學生就增添了勇氣,就能大膽地展示自己。

第五、用心創造語言情景。

目前教材充分吸收了國際上新的外語教學理念和實踐經驗,注重對學生綜合語言潛力的培養和訓練,強調以學生爲主體的有好處的語言實踐活動,爲教學營造了簡單愉快、用心向上的學習氛圍。教材圖文並茂,安排了超多生動搞笑的活動資料,使英語學習變得容易而搞笑。教材圍繞着實用的話題,逐步開展教學資料和實踐活動,貼閤中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和學習語言的規律。它強調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把探究性學習引入外語學習中,使學生主動融入創造性的、有好處的整體語言學習中。所以我想方設法創設語言情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聽與說中培養語言潛力,在聽與說中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

不足之處:目前任務型教學法是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法中的最重要一種,結合學校師生雙重合作模式。教師是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學生是交際者。在課堂上個性是上新課語法講解時,我總怕學生不懂,不知不覺就講多了,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知識傳授比重還是比較大,離做到10+35模式還有必須的距離。今後我用心加強自身的課程改革理論學習,轉變教育理念,建立以學生爲本的教育觀念,樹立活動教學觀,爭取做一名具有現代素養的人民教師。

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學年統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一學年的教學成果。我明白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今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期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英語教師教學8

《新目標英語》詞彙量大,其中七年級上冊有詞彙700個左右,下冊約450個,八年級上冊約450個,下冊約400個,九年級全冊約500個,合計2500個。詞彙量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學的難度,但我們又必須讓學生掌握,否則難以適應教材的要求。那麼我們該採取什麼方式來教學單詞?

實踐證明,傳統教學中,*講解和機械操練掌握詞彙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在當前中、小學英語脫節,詞彙量大,教學任務重的形勢下,我們更應注重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我認爲我們應做好下列幾點:

  1、重師範。在教單詞時,要求教師自己示範到位,發音清晰,講解發音要點。同時培養學生認真聽,專心看,積極模仿的好習慣。聽清後再跟說。確定學生大都聽清,模仿正確後,再出示單詞卡片,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對直觀的單詞配以圖片、體態語幫助學生理解。順利完成音——形——義的逐步過度。

  2、重情景。單詞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類思維活動是藉助詞彙進行的'。人類思想的交流也是透過由詞構成的句子來實現的。沒有詞彙任何語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單詞具有語言的意義,應在特定的語境中引出,這樣既便於學生理解,印象也深刻。

 3、重遷移。在教學中我們應提倡“新舊貫通”或叫“相互遷移”。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如:pen----pencil-----pencil-box,day----today----monday----tuesday----yesterday,all---tall---ball----small等等。

4、重趣味。英國著名語言家c.e埃克斯利說:“教英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那種方法。”我們在單詞教學中不能一味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應嘗試運用多種形式巧記。如採用兒歌、猜謎語、簡筆畫等形式。

5、重運用。學習單詞的目的是爲了運用詞彙,並能正確運用到筆頭表達之中。在英語教學中創設一定的語言情景,使學生宛如置於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就能使學生自然而然使用所學習詞彙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學以至用的效果。如:七年級上冊unit3的教學,我們可以讓學生帶全家照來學校,讓學生相互介紹自己的家人,讓學生在運用中掌握單詞與句型。

  反思二、任務設計

《新目標英語》倡導以任務爲基礎的教學,也就是引導學生透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爲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實施特定的語言行動,透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任務的設計也就是要給學生提供明確、真實的語言資訊,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那麼我們在教學中又應如何設計任務?

1、任務要真實。既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又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如教授八年級上冊unit5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任務:某同學生日要舉行一個晚會,邀請各位同學參加,你是接受還是拒絕,用英語又如何表示?班級要召開新年晚會,你如何邀請科任老師?

2、任務要可完成。如果設計的任務不可完成,將在很大程度上妨礙學生主體水平的發揮。

3、任務要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構建由初級任務到進階任務並由進階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使教學階梯式地層層遞進。如教授八年級上unit4時,我們可先設計一個這樣的任務:

whohowhowlong

然後設計這樣的任務:

whohowhowfarhowlong

4、要注意任務的合作性。任務的完成必須依賴於學習者之間的共同合作,每一個學習者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都擔當各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提供自己所掌握的資訊,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合作精神。

  反思三、閱讀教學

現在我們流行這樣一種說法:一節課老師最多講15分鐘,剩下的要麼是開展活動,要麼就是讓學生自學。《新目標英語》中每單元至少有兩篇閱讀材料,我們現在一般都採用閱讀教學法,透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得知識,強調自學與合作學習。那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到底要不要講?究竟應該怎樣講?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講當然是必要的,問題可能在如何看待講和怎樣講。可見教師並不是不能講,而是要“精要地講”。再說,只讓學生暢抒己見而沒有教師精當的講授和適時的點撥,學生的思維不可能深入;只讓學生想象體驗而沒有教師開啓智慧的引導,學生的創新精神很難得到培養;只讓學生誦讀感悟而沒有教師的品詞析句,學生的學習勢必缺少深度和廣度。因此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必須從教育規律和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好自己的“講解點”。那麼,在何時精要地講呢?

1、自讀之前啓發講:即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前,簡明扼要地揭示閱讀要求和重點。

2、重點地方着重講:對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之處,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重點講解,該挖掘處必挖掘,該品味,該講深講透的地方必須講深講透。

英語教師教學9

內容提要:教學反思能力是一個高素質的現代英語教師所應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但這種能力並非與生俱來或隨時間流逝自然提高的,它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培養和發展。筆者從自身實踐出發,論述了小學英語教師應清楚地認識並確定反思內容,在實際的反思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反思水平和教學水平,同時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反思活動。

《現代漢語詞典》中這樣定義反思: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推及到教學中,反思有着更爲深厚的內涵。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爲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爲、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透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

有從事英語教學研究多年的學者提出,現代英語教學中,反思能力是一個高素質的英語教師所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其中包括對教學設計的反思,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對自身教學行爲的反思,對課堂教學羣體行爲的反思,對教學評估的反思等。可以看出,英語教學的反思,已不簡單是教學經驗的總結,它是伴隨着整個小學英語教學過程的監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

顯然,這種教學反思能力並不是一項與生俱來的或是會隨時間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有計劃地自我培養和自我提升。那麼,作爲一個小學英語教師,怎樣形成並發展自身的教學反思能力呢?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還很粗淺的想法。

一. 教師要確定自己需要反思的內容

教學反思絕不是通常所說的靜坐冥想式的反思,它並不是一個人獨處放鬆和回憶漫想。古語說"有的放矢",教學反思應是一種具有指向性、針對性的行爲,是一種需要認真思索乃至極大努力的過程。

應素質教育之需,英語教育需要一支具有創新能力、熟練的課堂教學技能、高水平的英語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教師隊伍。爲此,小學英語教師的反思應包括三種重要成分,即認知成分、批判成分和教師的陳述。

認知成分指教師如何加工資訊和做出決策。心理學中的圖式理論認爲,在人的頭腦中,大量的相互關聯的有關事實、概念、概括和經驗的資訊被組織成一定的網絡,成爲圖式,可以有效儲存和快速提取,構成了個體解決問題的基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表現爲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對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以及在課堂中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機智等等。教師的認知水平的差異往往造成了他們在這些教學環節的設計和處理上的差異。有人對專家教師和新教師對課堂事件的解釋做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專家教師在教學決策過程中體現出更深刻的、具有豐富聯繫的圖式。這些圖式使得他們能夠準確判斷哪些事件是值得關注的,並從記憶中提取出有關的資訊,以便選擇最恰當的反應策略。以課堂教學中的教育機智爲例,有位外語教師在教cock (公雞)一詞時,有個學生突然怪聲怪調地說:"有沒有母雞呀?"頓時,全班一片喧譁。教師平靜地說:"有,不僅有母雞,還有小雞這個單詞。"接着一一講解,並表揚了那位學生好學好問,但也批評了他說話的態度。這樣機智的處理,既沒有干擾正常教學,還使學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受到了教育。

批判成分指驅動思維過程的基礎,包括經驗、信念、社會政治取向以及教師的目標等,比如教育目標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隱含的平等與權力問題等。在這種反思中,教師不再像以往只關注解決問題,而是更關注提出問題。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其實時時刻刻離不開批判成分的反思。在各地的教學經驗的交流中,我們接收了大量的資訊。但是否就不假思索,全盤接受呢?這是一種需要我們去反思的成分。以"拿來主義"爲準繩,批判地反思,進而內化,取其可用之處借鑑運用,不符合本地實際的則暫時放下。畢竟不同省份、或一個省份的不同地區之間的小學英語教育水平處於一種並不均衡的狀態。在小學英語教材使用上也是如此。不迷信、不拘泥於教材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教材提出質疑和可商榷之處的反思能力,也是體現一位小學英語教師個性和素質的地方。

教師的陳述則包括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寫作、交談的方式,教師用來解釋和改進自己課堂教學的解釋系統等等。教育學指出,教師的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書面語言表達能力、體態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尤其作爲一名語言教師,考慮到所任教學科的學科特點及小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則更有必要對自己的課堂陳述進行反思。如是否口齒清晰、是否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體態語言是否親切自然等等。而小學英語教師的重中之重則是時時刻刻應不忘反思我是否給了我的學生們準確的英語語音和語調。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不可迴避,它是我們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個確然存在的問題。上海一所中學曾經作過一項調查,發現有很多學生喜歡英語課是因爲喜歡他們的英語教師,包括教師的學識、修養和教師創設愉悅課堂的能力。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儘可能地反思自己的課堂陳述,掌握優美的英語語音語調,形成親切得體的教姿教態,提升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魅力。

二.教師應把握教學反思的過程

"實踐出真知。" 教師的反思能力應在自身的反思過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以經驗學習理論爲基礎,教師反思過程可分爲四個環節: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

首先是具體經驗階段。這一階段,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並明確問題情境。一旦教師意識到問題,就會感到一種不適,並試圖改變這種狀況,於是進入到反思環節。但教師往往並不容易明確意識到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因此,在此過程中,接觸到新的資訊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學經驗、自己的經驗、各種理論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經驗等都會幫助教師發現問題。

接着是觀察與分析階段。教師廣泛收集並分析有關的經驗,對照自己教學活動的資訊,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透過自述與回憶、觀察模擬、角色扮演,或藉助於錄音、錄像等來獲得資訊數據。對它們進行分析,看驅動自己的教學活動的思想觀點到底是什麼,它與目前所倡導的理論是否一致,自己的行爲與預期結果是否一致等,從而明確問題的根源所在。經過這種分析,教師會對問題情境形成更爲明確的認識。

第三、重新概括階段。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反思舊的教學指導思想,並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最後是積極的驗證階段。這時要檢驗上階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動和假設,它可能是實際嘗試,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檢驗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新的具體經驗,從而又進入具體經驗第一階段,開始新的循環。

在我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的6年中,我感到我時時在經歷這樣的反思過程。以課堂教學方式的反思爲例。最初,爲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上課內容,課堂上,我讓他們反覆地跟讀操練課文中的對話和句型,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學生們開始失去了熱情。上課時,我口乾舌燥地教,而他們意興闌珊地讀。我很困惑,是我的教學有問題,還是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的呢?在很多的英語教學雜誌和教學錄象中,我看到了不同於我的課堂教學的實例以及由此產生的不同的教學效果。教育部提出的素質教育的大方向更是引發了一場關於英語教學的大討論。我想此時,我是經歷了反思最爲重要的兩個階段--具體經驗和觀察分析。之後,我將自己反思的結果一點一點地運用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採用遊戲法、競賽法,設計活動課,逐步放開,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興趣盎然的課堂中來。我發現,遊戲的加入與活動的增多,非但沒有使教學進度滯後,反而因學生參與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當然,在驗證的過程中,又出現了不一而足的問題,如小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時間、活動課堂的管理問題等等,但反覆的反思、對照、驗證過程中,我感到學生們體驗到了英語課堂的樂趣。

教學反思畢竟是以教學水平的提高爲其歸宿的。這種循環往復的反思過程帶來教師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當然,在實際的反思活動中,以上的四個環節往往前後交錯,界限不甚分明。

三.教師應注重教學反思的方法

荀子《勸學篇》中說:"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意思是說,好的方法,將可以使我們順利達到目的。在教學反思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問題,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有效反思。

(一)反思日記

教師的日常工作中,備課和上課是兩個互相關聯的重要環節。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設定教學目標、設計各個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其合理性在課堂實踐中獲得檢驗。例如在日常教學中,經由學生的羣體性反應,如他們的接受程度、參與程度、投入水平等表現,教師會產生某種體驗。因此,在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後,或在一節課結束後,即時寫下自己的體會和感受,並常常自問:我的教學步驟流暢嗎?它是以學生爲中心的嗎?它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嗎?有效嗎?我設計的任務型活動能吸引學生嗎?所有的學生都參與了嗎?如果沒有,爲什麼?有什麼是我可以改進的嗎?如何改進?我給了我的學生現成的魚,還是給了他們釣魚的方法?我微笑了嗎?

這種反思方式使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陳述水平,並帶動認知成分的延伸,幫助教師形成個人教學風格。

(二)詳細描述

教師相互觀摩彼此的教學,詳細描述他們看到的情景,對此進行討論分析。在我工作的學校,教師之間相互聽課、相互學習的風氣很濃厚,課後,教師之間坦率地交換意見和建議,對課堂中的情景熱烈而細緻的討論。上課者和聽課者之間的這種詳細描述式的反思常常能發現許多教師自己平常不易發現的問題。

(三)現場討論

在市一級或區一級的教研會上,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課堂上發生的問題,然後共同討論解決的辦法,最後得到的方案爲所有教師及其他學校所共享。

小學英語尚處於起步階段,教師在各自的實踐過程中都有各自的體會和方法,但教學中總是存在一些共性的難題。例如20xx年1 月,教育部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指出,小學英語教學應創建"以活動課爲主的教學模式"。《小學英語教學大綱》中也明確規定小學英語應首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於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線的英語教師在這個大方向的指導下展開教學並體會到了它的科學性和實際可操作性。但實際過程中,也產生了種種困惑,如什麼樣的活動是學生感興趣的?如何在活動課中有效控制課堂紀律?如何設計更有效的活動模式?等等。這時候,市、區或更大一個範圍內的羣體反思往往有助於幫助教師解決問題。

(四)行動研究

教學中,有些問題常常並不是教師的個體反思、實際討論所能完全解決的。因此,爲弄明白課堂上遇到的問題的實質,探索用以改進教學的行動方案,教師與研究者合作進行調查和實驗研究。這種反思方法稱爲行動研究法。美國社會學家勒溫認爲"沒有無行動的研究,也沒有無研究的行動"。教育第一線的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與受過專門訓練的研究者的研究探索活動這種相互支援、交換意見、取長補短的合作,使得實際工作過程變成一個研究過程,研究過程又變成一個理智的工作過程。教師的教學反思是研究的基礎和來源,研究的成果又將進一步提高和指導教師的實際工作。

當前,國際教師專業化發展運動中,提出了"教師即爲研究者"的重要觀念。在美國,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不僅要求教師具有相應的教學實際能力,而且在教育實踐中提倡反思,形成了教師的教學反思運動教師成爲研究者運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也強調: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因此,在行動與研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是每一個教師,當然也是每一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不斷爲之努力的方向。

英語教師教學10

時光荏苒,一個學期在不經意間已經匆匆而過。回首這一學期,首先感謝各位領導的栽培,其次感謝同事在工作中對我的指教。靜下心來,我對這個學期自己的方方面面做一個全面的總結。

一、在思想方面

我愛崗敬業,積極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和學習。作爲一名英語教師,我也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和專業素質的學習。使學生學到豐富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 在教學方面

作爲一名新教師本着學習的態度,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多聽課、多講課、多備課的原則。課前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教學中能總結經驗,教後反思自己的不足,並及時與組內老師溝通。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和需求力求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有所改進和突破。上課時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反饋情況及時調控,面向全體學生,好、中、差兼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創新精神。同時能按要求執行教學常規工作,在落實常規中尋求突破。

三 業務水平方面

透過兩次的外出使我這個青年教師在教學上大開眼界。在學習期間,我學習了很多教學理念,見識了很多教學方法,同時反思了自己的教學不足。

第一 教學理念的更新

優秀的教師、名師確實有她們的教學理念。在以往的外語教學中我總是理所應當的認爲老師是導演,一定要指揮學生做什麼,從來不考慮學生的想法,一節課中我要講大半節課,然後就是以學生做練習來鞏固所學的知識。我明白這樣的教學比較重視知識的系統傳授和筆頭練習,比較忽視聽、說、讀、寫語言能力訓練和口頭練習。可是就是不放心學生們自己學,怕他們學不好,學不明白。此次學本資。料來源於 習我發現我錯了大錯特錯,老師和學生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學習的,老師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信賴老師的指導,這就是我在這次學習第一個體會。這些名師在教學中透過聽聽做做,唱唱玩玩,讓學生儘可能多地“習得”英語,積累一定的英語語言材料,然後逐步增加”英語活動,幫助學生從不自覺,無意識地習得英語逐步到自覺,有意識地學習英語,爲學生創造一個在聽懂與會說之間,在看懂與會讀之間,在會讀與能寫之間講一節課的。

第二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我發現他們成功教學的第二點。他們上課的對象都不是自己的學生,在短暫的課前活動中老師必須瞭解學生的學清並且讓學生適應自己的教學方法。可見一節課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多麼的重要。作爲老師,首先要分析學生,瞭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知道學生的所需、所求、所想。研究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的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根據學情選擇教學方法,在教學當中,透過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組織才能、發展每個學生各自不同的才能。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創設出有效課堂教學。

第三 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第四 採用直觀法教學

英語教學時儘量採用實物圖片或動作、表情等直觀的方法,以增加學生對某一單詞的或句子的印象。教師也抓住了,小學生有了好勝、挑戰的性格,好表現自己,所以在訓練時應多采用Pair work , Group work , Partner work , Role play , Acting out ,Competition形式,讓學生在討論、遊戲和競爭中學到知識,加大對英語知識的訓練和運用,讓他們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並且學生在出現錯誤時要直接的正面的糾正這是我應該學習的地方。

第五 創造輕鬆和諧的學習氣氛

聽了三十多節課這些教師都能在輕鬆的氛圍下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能在輕鬆活躍的環境中把知識學到並能初步運用,所以這也是今後我在教學中學習的內容之一創設輕鬆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採用一些英語歌曲、遊戲,透過對英語歌曲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歌曲的吟唱,也可以從歌曲中掌握單詞,學到常見的語法和句型。透過遊戲讓學生操練句型,學生會興趣昂然。句型操練也不會枯燥乏味。當然,在教學中要注意經常表揚鼓勵學生,讓他們體會到成就感,以便激起他們更大的求知慾。如此,學生們才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形成英語氣氛濃厚的課堂。因此,“成功的教學依賴於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此外,注重教學教法的銜接。除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外,還應過度到系統地傳授英語知識和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四、取得成績方面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這一年的學習中自己在不斷的成長,發表的論文和課件分別得了一等獎。並得到領導和教研員的好評。我知道這以是過去時,得到的獎項只能記錄過去,未來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去學習探究。

最後,我希望在新的學期中自己能更上一城樓。爲學校、爲學生,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英語教師教學11

一、學生狀況分析:

透過一學期的教學,大多數學生英語學習有進步,英語字寫得漂亮了,學習態度有所好轉,上學期透過採用邊學習新知識和複習舊知識相結合的方法,他們的學習有所進步。但是因爲教材銜接有問題,學生學習這套教材有必須難度。

二,針對狀況採取的措施:

針對學生的具體狀況,我將採取以下措施:

1,注重情景教學,創設英語環境,營造學習氣氛,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英語,感觸英語,應用英語。

2,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學資料,設計適合六年級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

3、針對學生記,背單詞難這一問題,向學生介紹優秀學生的學習方法,大家互相交流,共同進步。老師向學生介紹一些好方法,如:分類記憶法,滾學球記憶法,想象記憶法等。

4、對學生進行語音知識訓練,教授國際音標,讓學生從簡單機械地模仿式學習,過渡到有正確的語音知識知指導英語學習的階段,也爲自學鋪路。

5,加強閱讀訓練和語法知識的滲透學習。

6,滲透英語背景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擴大視野,瞭解國外的風土人情,異國文化,習俗等,進一步瞭解英語,運用英語。

7,進一步加強畢業班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小學畢業與中學的銜接工作。

三,教材整體分析:

本學期六年級普通班英語課所使用教材是:本套教材,充分吸收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外語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注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潛力的培養和訓練,努力爲學習者營造語境,精心設計資料,在教學中安排了超多的搞笑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簡單,用心向上的氣氛中學習英語,使英語變的既容易又搞笑。它以學生爲中心,以主要人物的活動爲主線,圍繞最常用的,最基本的英語詞彙、句型、交際會話等,逐步開展教學資料,貼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語言教學規律,具有很強的科學性。

四,總體教學目標:

1,堅持快樂英語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用心性。

2,巧用英文兒歌、歌謠、繞口令、諺語等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

3,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

4,在訓練學生聽說潛力的同時,加強讀寫訓練。

5,結合學生實際,適當講解語法知識,做一些練習題和試卷,做好小學升中學的準備工作、

英語教師教學12

一、瞭解學生,創設情境。

在我們的小學英語課上過多的強調了情景的創設,甚至是爲了情景而情景,以至於產生了虛假的情景。很多老師抱着在這樣的情景中給孩子們以自然習得英語的期望,原本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在40分鐘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說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餘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我們儘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學英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說讀寫的操練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爲之興奮,聽課者爲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應該是很明白的。

二、小學英語教學應較多地採用採用認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觸真實的語言,進行真實的交流,靠大量重複模仿,強化記憶,養成習慣。視聽法、聽說法、交際法都屬於直接法。以直接法爲主進行教學,一定要有語言環境,要有高水平的師資,班額要小,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機會要多。認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於缺乏語言環境,學習途徑主要是透過理性思維,學習語音、語法、詞彙知識,掌握語言規則,指導聽說讀寫,舉一反三,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語言能力。英語在中國是外語,中國學生學英語,不論是小、中、大學,都不能採用二語教學類型,而要以語言知識爲柺杖,在運用經驗學習的同時,要注意理性認知;對於小學生尤其要培養他們可持續發展的語言學習能力,不能排斥語言知識。 而在我們現實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有限的師資力量,教師水平的相對低下,語言環境的缺乏,大規模的班級授課,都告訴我們直接法的教學方法不適合目前的小學英語的教學實際。

三、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歌遊戲去學習,因爲培養興趣主要是爲了學習英語。小學生學習英語不是英美的移民學習英語,則只有不斷學到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就感,纔可能培養持久的興趣。而目前小學生每週只有兩節的英語課,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爲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不斷反思,集體討論,積極瞭解訊息是我們現代教師必須作到的功課,我們的不斷積累和成長才能幫助孩子們更好的進步。

英語教師教學13

當前中等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地位已經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市場經濟日益完善和健全的進程中,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綜合素質、實用技能、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等一些與現代化生產聯繫緊密的要素,成爲了用人單位衡量人才的首選標準,尤其是在國外先進生產設備、先進生產工藝的應用等方面,英語知識表現出其重要的作用。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中職生英語基礎普遍差,學生從心理上懼怕英語學習,心理壓力大,口語表達能力差,傳統的灌輸教學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語教學環境等問題的存在嚴重地影響了中職校英語的教學質量,影響了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對於這些問題,只要有針對性的加以解決,從根本上處理好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正確認識,採用切合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能把英語學好。

一、當前中職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中職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

根據有關教育方面的資料顯示,在中職生中70%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單詞讀、寫困難;20%的學生基礎可以,但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導致實際英語成績差;10%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好,受整個英語學習環境的影響,英語讀、寫能力提高緩慢。實際上中職生的英語基礎,比統計的情況更加嚴峻。

2.中職生對英語學習心理懼怕

由於英語基礎薄弱,造成中職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懼怕的心理,逃課,抄襲作業,害怕課堂提問,害怕聽寫單詞,害怕讀單詞、課文是他們共同的表現。上英語課如同聽天書騰雲駕霧一般,不知所云。面對單詞不知如何讀,老師領讀時,只是和尚唸經一樣鸚鵡學舌,自己什麼都不知道,最怕聽寫單詞。不敢問老師任何問題,怕老師問及其它的問題,不懂裝懂。

3.心理壓力造成中職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

由於對英語學習的懼怕,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揹負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使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枯燥、繁多的單詞、語法、時態變化和跟不上英語教學的進度,使得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厭倦情緒,失去了對學習英語的信心,繼而,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

4.口語差造成中職生對自己學好英語失去信心

英語教學中,口語是學習英語的關鍵。可實際中口語是學生學習英語最爲薄弱的環節,音標基礎差,不敢讀單詞,怕出錯。不會讀單詞,造成記憶單詞困難,聽寫困難,背、讀課文困難,理解課文困難,跟講課進度一點都合不上拍,找不到學習英語的感覺,對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失去對英語學習的信心。

5.傳統被動式的灌輸英語教學方法抹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受傳統英語教學的影響,老師一味的趕教學進度,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只是滿堂灌,老師累的氣喘噓噓,學生聽的迷迷糊糊。再接下來就是聽寫單詞、背誦課文、做練習題、測驗考試,周而復始,形成了機械的程序化,教學課堂沒有了生機和活力。老師主動的灌,學生被動的聽,學習成了一種使命,上課成了完成任務,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6.枯燥的英語教學環境抹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呆板的課堂,嚴肅的老師,老師講,學生聽,枯燥的英語教學環境,使得學生對英語這門主要靠對話交流的課程失去了交流的環境,變成了一灘死水,聽、說、讀、寫不能有效的結合,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

二、防治對策

1.調查摸底,從基本開始,夯實英語音標、語法基礎知識

調查摸底,瞭解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爲進入職業中學英語的第一堂課,起着關鍵的作用,這是改變學生對英語學習態度的重要一步。根據學生對英語基本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計劃的進行音標、基本語法知識的補課,在補課的講解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儘可能的讓學生夯實音標、語法基礎,使學生敢讀、敢說,並給予表揚、鼓勵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勵機制,樹立學生對學習英語的信心,使學生在對英語學習上產生積極的心理響應,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實行趣味英語教學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實行趣味教學法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有效途徑。趣味教學就是以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爲主導,在教學中穿插一些生動的英語故事情節、幽默的英語笑話、國外的風土人情等的內容,使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活力,逐漸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實行理想、信念教育,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理想、信念對於學生的成長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學習英語這門課程中。中職生對於理想、信念的認識程度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他們錯誤的認爲,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幹好工作沒有直接的聯繫。他們這樣的錯誤觀點導致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放鬆,甚至於放棄。在現代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語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我們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沒有一定的英語知識水平,就看不懂設備的說明、工藝流程的變化、工藝參數的指示等最簡單的生產常識,更無法談起操作設備、改進工藝、提高質量,也就無法幹好工作。再如生活中大多數家庭電器的說明都使用英語,讀不懂說明又何談正確使用呢?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適應職業教育特點的需要,是適應英語教學的需要,更是樹立學生要學好英語自信心的需要。

4.積極開展英語口語交流活動,樹立學生敢說、能說的信心

積極開展英語口語交流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例如,英語故事角色表演、英語日記講述、英語園地、英語論壇、英語角等活動,透過活動達到讓學生進入到學習英語的狀態中去,從而樹立學生敢說、能說英語的信心。

5.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施爲教師授課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援,更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做到直觀、趣味,使學生易於接受,不僅做到有直觀的感性認識,更有趣味的理性講解,從而改變一程不變的課堂、嚴肅認真的老師、枯燥無味的環境,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結束語

中等職業英語教學有其獨特的特點,就是要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講解,使學生打好基礎,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繼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水平。只要我們在教學中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綜合素質強、技術能力硬的中職生將不再是困擾職業教育發展的難題。

英語教師教學14

此刻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質量跟城市中學存在必須差距,如何穩步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學生初次接觸英語時的好奇心和神祕感,教師在上初一導言課之前要認真準備,明確學習英語的社會好處和了解英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廣泛用途,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願望,爲今後用心、主動地與教師配合,學好英語打下基礎。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務必精心備課,以教材所帶給的語言素材爲主線,聯繫學生生活實際,靈活運用所學語言材料,延伸課文教學資料。及時抓住課堂“興趣點”設立交際情景,讓學生用心參與語言實踐,把語言的機械操練轉向好處操練,從而活躍課堂氣氛。

3.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初中學生來說,引導和激發其學習興趣並不難,難的是如何維護已培養起來的興趣,使其能持續濃厚的興趣一步步地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活動。本着創設和諧寬鬆的語言環境和減少學生學習心理障礙這一原則,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內外一切有利時機,爲學生的語言習得創設條件,指導學生廣泛接觸英語素材(如教唱英文歌曲、朗誦英文詩歌、觀看英文影片等),開展記英語單詞競賽、出英語手抄報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和競爭意識,以到達維護學習興趣的目的。

英語是一門用來交流資訊的語言工具。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把書本上抽象枯燥的東西變成具體並搞笑味的實踐性的東西,培養學生書本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的潛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由表面膚淺記憶變爲更深入透徹、永久性的理解記憶。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英語的反應敏感潛力,使書本上的抽象知識活起來,真正成爲一種交流工具。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的目的不是簡單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本領。記單詞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因此,要建立學生自主學習機制,培養他們的英語自學潛力。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夠大大提高思維潛力、想象潛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而教學方法又是構成最佳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教學方法的恰當選取與發揮,是教師創造性與教育藝術性表現的主要形式。一個教師在挑選各種具體狀況下的最佳教學方法的潛力越強,那麼他的教學技巧與技能就表現得越嫺熟、越新穎,課堂氣氛就越活躍,教學效果也就越顯著。

英語教師教學15

一堂課下來,教師有必要對本節課的教學進行小結反思,對教學得失做細緻的剖析。記得在教學Go for it!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第七單元What does he look like ? SectionA1a-3時,這節課用一課時結束,時間短,容量大,學生會出現混淆現象,能有效突出教學重、難點嗎?學生的反應好嗎?我用課件展示出三個人的高度,體型,頭髮,並把黑板分成三塊。

這種方式一目瞭然。教學結束後,反思一下整個教學過程,雖不能算十全十美,但教學目標、重難點完成的比較好,而且學生配合也非常好。學生能非常流暢的練習這些句型,甚至可以寫出簡短的文章。想一想,這和自己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每節課後,我們可以這樣反思:

課堂氣氛好嗎?學生對我的上課興趣大嗎?班級成績會理想嗎?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教案?什麼樣的作業纔算是好作業?什麼樣的試卷纔是好試卷?有的學生很懶惰,什麼都不知道也不願知道。作業抄襲。 有的學生非常認真,但成績卻上不去。難道學生學習方法不對? 是情感問題還是智力問題?我的教學方法合理、科學嗎?

課後的反思不僅限於一節課後,也包含教學生涯中的反思。

在平時的一節課、一個單元、一次大或小的測驗後,或一節公開課後從學生,同行老師的評價的反饋中,我們要靜下心來回顧和審視自己的整個教學過程,反思和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是否符合新課程所要求的“溝通”和“合作”、組織教學上有何新招、教法上有哪些創新、啓迪是否得當、對知識難點的講解有無突破、訓練是否到位、有何缺憾或失誤等等,都要及時記錄和收集在自己的教學日誌、札記或學生和自己教學的檔案上,並作必要的整合和取捨,爲以後的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鑑,以便揚長避短,少走彎路,同時要將這些實踐上升爲理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從教幾年來,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爲什麼學生喜歡英語卻不喜歡英語課?仔細想想,主要還是該在教師身上找原因。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要用我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去激發學生的潛能,用我們熱情去打動學生,這樣的英語課纔不愧是有意義的英語課。

總之,伴隨着一步一步走進新課程,我們必須用新課程的理念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爲。

英語教師只有在不斷地自我反思與磨礪中才會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永遠在潮頭衝浪。 沒有反思,教學將只建立在衝動、直覺或常規之上。 “優秀教師=教學過程 + 反思”。因此作爲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只有時時反思、事事反思,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爲,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才能不斷地成長,教學反思會促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它是老師的專業發展和認清自我行爲與觀念的重要機制。 作爲初中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努力做一名經驗+反思型的新型教師。教師自身素質提高了,新課程改革纔會結出豐碩的成果。

本文連結:https://www.qkxsy.com/hangyefw/jiaoshi/073x9y.html

Copyright © 2024. 全科學識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