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全科學識雲 > 行業範文 > 教師 > 教師新課程總結
手機版

教師新課程總結

來源:全科學識雲 閱讀:2.58W 次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新課程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新課程總結

教師新課程總結1

透過參加爲期四天緊鑼密鼓的省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班的學習、聆聽了六位專家的講座,以及參加培訓教師在課餘飯後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淺。一週來,我們放下手中繁重的高三總複習工作,一起相聚武夷,感悟課改。

一、感悟課改

1、轉變觀念

培訓使我們充分認識到新一輪的數學課程改革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有較大變化。要實現數學課程改革的目標,教師是關鍵。教師應首先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數學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標,以及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爲了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教師應積極地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數學專業素質和教育科學素養。

2、以學生的發展爲本

數學教師作爲數學知識的傳播者,不僅要把數學知識傳播給學生,還必須關注對學生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要把培養學生應用、建模意識作爲數學課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學生在新課程下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以及今後自己的發展方向,選擇選修課程。而新課程也爲學生多向發展、多層次發展創造了條件。體現了“人人都能學數學,人人都能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數學”,這一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勇於探索這一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數學史這一門課程的設立,讓學生在掌握一定數學知識的同時,也瞭解一大批爲數學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從而學習他們百折不撓的鑽研、探究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有良好的德育效果。

新課程改革是歷史的必然和時代的需要。新課程改革對每位教師、每所學校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每位教師都要有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機會,先行一步,爭取在課改的潮流中大顯身手,並立足本校教材的開發,教出自己的特色,教出學校的特色。

3、學習的.一些體會

透過培訓我瞭解了課程設計的一些基本思路,對課程性質也有一定的理解。透過學習感覺到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把握好以下八個方面:

(1)以學生髮展爲本,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學觀;

(2)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正確指導學生合理、科學地選擇課程,制定課程學習計劃;

(3)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在強調發展學生能力的同時,以時俱進地加強雙基教學,

促進紮實雙基與能力培養的協調發展;

(4)現代數學更具整體性,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繫,提高學生對數學整體的認識,形成網絡;

(5)數學已叢幕後走向臺前,因此教學中應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發展學生的應用意

識和能力;

(6)關注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人生觀、科學觀的形成;

(7)改善教與學的方式,促進學生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

(8)恰當運用現代資訊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二、擔憂與建議

面臨今後的課改,我們普遍有兩方面的擔憂。一是學校領導對課程改革的觀念與決心。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還是走走形式、應付了事。這是新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也是教育本身特點所決定的。因爲教育是一個綜合系統工程,不是一個教師,幾位教師所能完成的,因而要有一個敢於負責、銳意進取的強有力的領導,才能保證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二是高考與課改。只有我們才能真正體會高考對高中教師的重要性,它關乎我們的聲譽、待遇甚至是飯碗。課改不但需要緊密跟進型的高考,更呼喚陪伴型的高考。因爲高考是把雙刃劍,它可以指向應試教育,同樣也可以引導中學教學走向新課程、走向素質教育。因此建議在實施新課程的同時,儘快出臺新課程考試說明等高考相關文字。建議20xx、20xx、20xx年高考逐步滲透新課程高考的力度,使新老課程高考有一個平穩的過渡,同時也爲新課程改革起良好的導向作用,創造一個寬鬆有序的課改氛圍。

總之,透過這幾天的培訓學習,使我深切感受到福建師範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領導和老師,以及所聘請專家的敬業和奉獻精神。是你們精心的策劃,周密的組織,全身心的投入,毫無保留的傳授。使我們在短短4天內學到了很多,比以往任何一屆的培訓班學到的更多、更即時。也使我們對今年秋季數學新課程充滿信心。真心感謝你們,希望我們福建師大數計學院還能一如既往地加大力度投入到新課程的研究中,爲中學數學教學提供幫助和支援。

教師新課程總結2

我參加了20xx年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教師遠程培訓。儘管這次培訓的時間短暫,但八天來緊張的學習,透過視頻課例、專家研討、老師現身幫教,學員互動交流,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教育觀念,也學到了很有用的策略和方法,我對地理課改有了深刻的認識,使我收益匪淺。實行新課程標準,既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又面臨着更大的挑戰,

1、透過培訓學習,使我認識了新課改,更是我轉變了教育觀念。認識到三維目標和“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聯繫實際”等新型的教學觀念能爲課堂注入生機與活力。這些新的教學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理念,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學識和能力,才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同時,在教學中還要重視情感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陶冶他們愛科學、愛祖國、愛勞動、愛自然的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比如把課堂與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爲主,讓生物課的範圍擴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能培養學生的生產和環保意識。

新課改告訴我們,只管“怎樣教書”的時代從此完結了。在這裏,我將自豪的揮揮手,握別“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教材唸到底”的昨天,去迎接一個全新的教學時代。我想,作爲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要思考“教什麼”、“爲什麼教”和“教得怎樣”的問題;新課改也告訴我們,教師不再是教學唯一的主導者,我們的角色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學生已經悄然成爲學習的主體,他們已不再是機械的、被動的知識接受者,他們可以和老師、同學一起去探討、交流,他們可以和老師一起去實踐。我明白,我們當老師的,現在必須放下我們的架子,去做學生學習的引導着,我們的任務不再是隻去教書,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而是要教給學生學會學習,怎樣去獲取知識,我們要更加註重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真正做到“教是爲了不教”。

2、教師要實現角色的轉換。教師是新課標實施的具體實踐者,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對自己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我們面對的是新課程教學,老教師,新教材,怎樣將新的課程理念貫徹到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教師要深入學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諧課堂,要與學生溝通,及時轉變其思想,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以教師爲中心的主體地位,轉變爲教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與參與者。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進行深加工,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透過培訓,我感悟到,新課改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要在教學中實實在在的應用,卻非易事。在教學中具體如何操作,怎樣從多年形成的教學習慣中走出來,運用全新的教學理念,需要在實踐中下大力氣去探索。

3、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一味的教,學生是在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新課標要求“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新課程的重要之一任務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學生構建起一個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往的學習平臺。學習方式的轉變期待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學模式的轉變始於教師角色的轉變。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主動地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主導的位置。要爲學生創造和搭建學習的平臺,真正實現“帶着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着知識走向學生”。

4、探究性自主學習引進了中學教學。探究性學習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探究性學習的目標在於:第一,發展學生的能力,包括髮現問題的能力、制定計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科學嚴密、不折不撓的態度;第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第四,獲得關於社會的、自然的、生活的綜合知識,而不僅僅是學科知識。新課改理念對傳統的教學觀念產生了強大沖擊;在教學中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力圖把“研究性學習”引導到解題上,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等等。這些錯誤的做法若不加以糾正,很有可能會把這一新課程引到精英主義或“應試教育”的歧途上去,完全失去開設“探究性學習”的意義。

新課改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積極的去面對他,迎接他,而不是迴避、埋怨、甚至發牢騷,或找理由拒絕他。我們一線的教育者,處在新課改的最前沿,是新課改的具體實踐着,我們要挑起新課改的大旗,積極投身到新課改中去,面對機遇,迎接挑戰。我相信,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着的人。

教師新課程總結3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爲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身爲一名人民教師不管從學生角度出發,還是自身而言都應該學習新課程改革、並在平日的教育教學中實施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更好地學,而教師要做好教育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習就是是一種個性化行動。確實,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師的教學,任何人都無法代替。作爲教師並不要精心去打造自認爲充實的課堂教學,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學習請放手讓孩子們自己來。教師的職責就是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並營造一個有利於張揚學生個性的“場”,不管是課堂裏還是課堂外,我進行了這樣的嘗試。

一、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學

1.多設計開放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

語文學習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很多時候大可不必在答案上力求統一。應摒棄強調“答案唯一性”的限定性問題,多設定一些能促進學生多向思維、個性思考的開放性問題,爲學生馳騁思維、放飛思維、放飛思想、張揚個性提供廣闊的時空。比如教學《爺爺和小樹》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這麼問:“讀了這篇課文後,你想說些什麼?”這是個富有彈性的,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學生根據自身的認識和課堂上的學習,可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作出回答。

2.多強調自讀反思

學習過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調控,是學生形成學習能力,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方法。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期待”來不斷強化“自讀反思”。在自我反思、自我調控中,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改進學習行爲。爲了鞏固拼音字母的發音,教師可採用多種練習方式,像找朋友、拼讀比賽、拼音節、摘蘋果等遊戲。生字教學我苦苦想不出辦法,學生卻能一語道破,所以何不讓他們噹噹小老師呢?

二、課堂外,生活中學習

“實踐出真知”。沒有什麼比親手摸一摸,親眼看一看,親口嘗一嘗,親自試一試,更能真切地獲得感覺了。《課標》中指出:“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課程,課堂與生活要緊密聯繫在一起。”先進入文字,再跳出文字走向生活,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努力的方向,也是讓學生學習真正實現個性張揚的有效途徑。如在學習《自選商場》和教學《分類》課前,要求學生在媽媽的陪同下去超市走走,看看超市中商品標籤的式樣、內容、排列;在教學《圖形的認識》中可讓學生摸摸、玩玩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透過觸摸,直接體驗物體的形狀及其特徵。

三、小作業,大文章

1.少些機械性練習,多點自己思考

機械性練習雖可以加強陳述性知識的記憶,解決知識的貯存問題,但它容易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成爲死的、惰性的知識,難以靈活應用。以獲取資訊爲目的的作業設計,以課本爲中心又不侷限於教材,強調以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作業來取代虛擬情景問題的解決,可以促使作業功能從識記爲主向理解運用發展,從而使學生掌握可以靈活應用的知識。拼音學完之後,我就每天讓孩子們用拼音寫一句話,想些什麼些什麼,完全自由發揮。學生在思考中作業,在作業中運用所學知識。

2.真實生活中的作業

收看電視節目,參加社會活動、體驗實踐生活、閱讀課外書籍是學生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考慮將學生的整個生活變成語文學習的場所,使消遣性活動成爲充分利用各種渠道獲取知識的活動,促進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自覺地從各種渠道獲取知識,在積累、交流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如在識字這塊內容中,教師可讓學生專門用一本本子摘錄廣告、商場、書籍中的字詞,並請教家長或老師,理解它們的意思。

3.因材施教,作業分層。

“因材施教”,在作業中也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變單一性作業爲多層次性作業。如果個別學生有能力寫,那就更好了。在多層次作業實施的.同時,各種程度的學生都得到了應有的發展。

四、鼓勵表揚多一點,學生自信多一點

1.以父母的眼光來欣賞

作爲教師,應該像父母一樣,用欣賞的眼光來審視學生,把學生的每一個新的動作,每一句新的語言,都注以不同的詮釋,盡顯學生的個性。

2.以朋友的身份來交往

在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中,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來交流。一般來說,朋友之間以信任爲主。當教師努力成爲學生的朋友們後,就能進一步把評價落到實處,更設身處地地進行個性化的評價,讓學生在教師面前更有個性化的張揚。

“路漫漫其修遠兮”新課程改革,我們纔剛剛上路。所以在摸索中前進,前進中成長吧!

教師新課程總結4

受學校領導安排,我與我們學區的幾個學科帶頭教師一起在鳳岡職中參加學科培訓。從20xx年1月11日到17日,經歷了7天的培訓。這7天我們學區的老師都堅持得很好,不但沒有人缺曠,而且每節課都聽得很專心,還積極回答講課老師提出的問題。每天課前還堅持唱班歌——《歌唱祖國》,後來曾局長來到我們班,說我們小學語文是學得最好的班級。

1月11日上午在鳳中大禮堂聽了唐果南老師關於《新課程的再認識與反思》的報告;11日下午一直到14日上午都是重慶市教師教育學院的楊蔚老師的專題講座,分別對《語文課程標準》作了詳細的解讀、《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的案例剖析》、《綜合性學習》、《小學語文科校本教研的開展》等作了專題講座,楊老師透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結合我們的教學實際,採用講學互動,與聽課老師對話,瞭解老師們聽課情況,老師也積極主動地回答自己所知道的問題,並給老師提意見,及時地讓楊老師改進了對我們的教學方法,讓我們有效地接收了我們應該學到的內容。在講座中她對《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作了詳細的講解,讓我們對《課程標準》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清楚地認識到它對我們教學的指導性。語文工具性與人文的統一,它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認識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統一。《課程標準》強調小學一二年級,是以識字寫字爲重點,做到識寫結合,抓好寫字習慣。這麼說來我們的寫字實驗也我們的教學也同步的,我們的這項實驗開展非常有意義。閱讀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是我們研究最多的一項,但效果並不理想。在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注重教師與學生的對話過程,還要注重教師與文字、學生與文字的對話過程,教師要理解編者意圖。閱讀教學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做到:圍繞目標、難易適度,點面結合、以少勝多,立足文字、適當拓展。這裏強調在教學中要深入淺出,做到三不講:書本上現有的,學生看完就明白的不講;書上沒有,與所學內容關係不大的不講;書上有但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也不講。做到三講:當前書本上有但學生看完不懂的要細講;書本沒有但學生提出來了,且講出來易懂的要講;書本上沒有又與內容相關的要講。教學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但不管怎麼教學都不能泛泛而談,得捉住一個題眼,這個題眼有的是一段話,有的是一句話,有的是一個詞。只要抓住這個題眼,讓這個點去帶動一片,做到點面結合。怎樣的評議課纔算一堂好課呢?賈志敏老師說:要以學生爲本、以訓練爲主、以鼓勵爲主;孫雙全老師說:好課就像登山,要攀登三座高山,一座是知識的高山,一座是思維的高山,一座是情感的高山。王崧舟老師說好課要有三味,第一味“語文味”、第二味“人情味”、第三味“書卷味”。接着講到口語交際,這是我們當前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但我們不能忽略,且要把它上好。最後講了說課和校本研修,平時我們的說課,都是是不規範的,也是沒有根據的。說課要注意幾個環節,說教材、說學生、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與手段、說教學程序。每一個環節都要有理論依據,這個依據必須來自於《課標》、心理學、教育學及教育家的理論與思想,不能憑空亂造。一要務本、二要求實、三要倡簡、四要有度。透過她的講解並舉出實例讓我們參考,還讓我們的班長張羽梅老師試着說課,並對她的課進行分析,這樣讓我們對說課的環節和理論依據有了進一步瞭解。

1月14日下午到15日,我們所有的學員又聚集在鳳中北校區禮堂鄧智勇老師、趙玉芳老師、袁頂國老師關於“教師專業發展”、“教育心理學在教學中的運用”、“現代教學理論在新課程實踐中的運用”。這三堂報告都是理論很深的東西,從理論知識上我們無法從他們的報告中學懂多少,但袁項國老師的有一個觀點確讓我深深地記在腦海裏。他說我們當老師有四種:一種是善於動腦、又善於動手的老師;一種是善於腦,但不善於動手的老師;一種是不善於動腦,也不善於動手的老師;一種是不善於動腦,但善於動手的老師。他問我們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有一個老師說他是既不善於動腦也不善於動手的一種。他說這也好,至少不會做錯事,就怕不善於動腦而善於動手的人,那做的事都是錯事還了得。我們要做善於動腦而不善於動手的人。要學會管理,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能什麼事都自己親自去做,我們的班級管理也是一樣。

1月16日到17日都是重慶市教師教育學院的尹祖琴老師的講座。她主要針對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作了詳細的講解。習作對於我們大多數教學和學生都是一個難點。當前的習作出現這樣一些現狀:

1、目標不明——任意提高要求。

2、內容不清——爲寫而寫。

3、教法不當——過分注重技法。

4、擬題欠妥——視角狹窄,導語空泛。

5、要求過高——過分追求華麗的文采。學生的'佳作不是靠華麗的詞藻堆徹而成,它更不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經典之作”。而是充滿童真、童趣的練習之作。

1月17日晚我們160位小學語文教師集中在職中階梯教室,單人單座參加考試,如果上課不專心是完成不了這些試題的。

7天的學習,不同老師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的教學作了全面的講解。讓我們對“課標”、“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習作教學”及說課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但要真正上好一堂課還離不開我們在課後的廣泛閱讀和對教材的仔細解讀以及課後的學深層反思。只有足夠廣闊的知識面和及時反思對教學策略的精心設計,才能達到我們理想的有效的課堂。專家只是我們的榜樣,要成長,要進步只能靠我們自己,靠自己不斷的閱讀,不斷的反思。

教師新課程總結5

在本次新課程的培訓中,我聽了有關教授以及其他各位教師的辛苦講解,使得自我對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也使自我認識到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下頭是我參加培訓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和進取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怎樣作到這一點呢?我認爲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啓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並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進取源於興趣,我認爲,在新課改條件下,要上好高中數學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趣味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歡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進取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進取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十分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進取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提高學生進取性的同時,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對於教學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爲目的的教學已經不貼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本事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3.學生應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本事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我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資料卻被教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我的深思熟慮構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教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工作總結《教師新課程培訓總結》。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創造性,爲學生供給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4.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明白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此刻,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資料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我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我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一樣層次的學生要有不一樣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一樣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確定。

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細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纔會簡便、愉快地投入學習,纔會主動探究。所以,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係理解爲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裏一齊學習。使學生處於一種心理放鬆、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的氛圍中學習。因爲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爲教師應當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爲別人的教師。

對於個人承擔新教材實驗任務的工作設想,本人認爲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一)夯實基礎

立足雙基,夯實基礎,新課改不是不要基礎,不重視基矗而是要更加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異常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的教學。

(二)貼近生活,着力思考

新課程遵循“生活與數學”、“活動與思考”的主線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以此爲據,展開和講授課本資料,注重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想方設法爲學生供給學習所必要的生活素材,實踐所必要的生活源泉,創造性地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探索與思考,主動獲取數學知識,改變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興趣。

(三)注重過程教學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優化過程教學,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讓學生學會數學思考,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充分挖掘數學活動中的思維價值與德育價值;

(3)注重動手操作,增強數學體驗與成功體驗,培養學生進取的數學情感;

(4)建立自主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聽課、作業、複習等習慣)。

(四)注重數學思想方法教學

真正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思想的教學,多做習題或許能提高解題的速度和熟練程度,但並不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習題只是數學思想的載體,經過滲透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從而改變和優化學生的思維結構,使每一個學生變得更加聰明。

教師新課程總結6

  新的課程標準已經在全國各地風風火火的開展起來了,作爲一名工作多年的中年教師,我有幸趕上這改革的列車。課改讓我感受到了它所帶來的勃勃生機。在這樣一種契機下,在不斷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無論是在教學行爲上還是在教學意識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課程改革以來,透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新的認識,獲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我來結合自身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首先是讓孩子們願意學習,樂於學習,喜歡學習,從而主動地從事學習活動。我想第一個要做到的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勇於探索的強大的驅動力。根據小學生愛新奇,好勝的心理特徵,結合教學內容,不失時機地誘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親自經歷探索知識過程,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他們體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感、成功感,增強他們學好知識的自信心。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設定適當的懸念,創設思維情景,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和求知慾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引導學生探索問題時,還可以用不同的語氣,如:強調的語氣、神祕的語氣、激將的語氣、讚賞的語氣、懷疑的語氣,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把學生帶入積極思維的學習境地,使他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另外,我認爲最重要的一點,改變“教師爲主體”的.觀念,轉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怎樣學習遠遠比他們學什麼要重要的多,當學生處在最有探索慾望的年齡時,我們不能只讓他們記憶。《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是一位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學策略不在是怎樣講清楚了,而是怎樣創設問題情境,怎樣把現實生活中蘊含的大量資訊引入課堂,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實驗、歸納、調查等開展小組討論,鼓勵不同的見解等等。那麼,學生在課上得到的就不僅僅是知識,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使得他們樂於參與到探索中去,從而有了親身體驗知識發生和發展過程的經歷。

  新課程是一本讀不完的書,需要我們不斷的學;新課程是一段說不完的話,需要我們一起分享;新課程是一道解不完的題,需要我們共同去探索;新課程是一件做不完的事,需要每個人的行動。

教師新課程總結7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

一、 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做遊戲、講故事、直觀演示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把學習作爲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渴望,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到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數學源於生活。因此我教學時注意緊密聯繫實際,從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入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用數學的概念與語言去反映和描述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從而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中。

三 、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透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進而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充分體驗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悅。學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從而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教師新課程總結8

經過暑期十天時間緊,任務重的遠程培訓後,本人從學生與教師的角度對新課改善行分析總結如下:

在高中階段實施語文教育的改革,是一個前無古人摸索階段,是“摸着石頭過河”的探索。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摸索出適合學生的一套方法策略來。葉聖陶先生說:“教是爲了不教。”就是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爲學習的主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能經過自我的思考、探索、實踐等活動去獲取知識,並在主動探素的過程中,獲得進取情感體驗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對應於傳統學習方式的被動性,“自主探索學習”體現了現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的特徵,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把學習的職責真正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讓學生的學習成爲一種真正的有意義的學習。

那麼怎樣樣才能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本事,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學習中發揮自身的潛能和優勢,保證他們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落到實處,真正地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本領呢?

一、目標明確,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結合教學大綱和教學資料,立足於整個教學單元,讓學生對學習的目標、方法和過程及課文的重點難點有大概的初步認識。教師參與指導,幫忙學生明瞭自我想要學習什麼、獲得什麼。教師的作用主要體此刻引導,在怎樣樣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渴求的心理,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情境之中。而學生可藉助教師的提示以及和文字相關的資料,初步感知文字,並在感知的過程中逐步明確目標。我國有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的俗語,古聖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所以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僅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育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如果對學習的資料產生濃厚的興趣,他的自學慾望自然會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使之樂於學習,就要想方設法來調動他們的自學興趣。要變“教師的自我感覺良好”爲“注重學生的興趣體驗”。我們教師在上課時大多關注的是這堂課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學生有沒有到達,我的講解學生有沒有理解。其實,教師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覺,而沒有研究學生的興趣體驗。所以我們語文教師不管在上什麼課,都不能只關注自我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學生的興趣體驗,要設身處地地爲學生研究,站在學生的角度來上課。

三、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鼓勵質疑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現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也異常提到了問題意識。問題意識能夠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有所疑,纔有所思有所得。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問題,而學生也僅有經過自我的探索,才能撥開迷霧,發現不爲人知的新的問題。教師不僅僅要善於提問,也要善於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大膽質疑,經過對學生的提問組織討論,多方交流,相互啓發,不但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對課文有更深層的瞭解,還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思辯本事和口頭表達本事。

四、倡導合作並多方交流,注重自主探究過程的參與性

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學習的中心環節。學生的自主探究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可是這種引導應當是指而不明,引而不發的。教師要注重學生探究的過程,要引導學生真正親近文字,體驗探究過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除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之外,還應當涉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種互動過程。師生間要有情感的溝通,要多觀察、多傾聽、多交流。新課程裏倡導“合作的學習方式”的真諦也在於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他們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學習的形式能夠是由學生自主組織構成、自由組合的小組活動。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能夠相互交流,討論甚至辯論。每個人有機會發表自我的觀點與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藉助他人的思維方式來啓發自我的思維火花。同時教師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在此過程充分了解情景,適當指導,啓發學生的思路,辨明方向。這樣經過團體交流之後,到達拓寬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迴歸到學生自悟探究上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爲中心,喧賓奪主的情景還是顯而易見。其實,語文教學不是教師故弄玄虛的賣弄,也不是教師講述教師本人的讀書心得,而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就要重視語文實踐本事的培養。自主運用,主要着眼於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本事。陶行知先生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從哲學的高度闡述了“知行合一”的.語文學習思想。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知”和“行”的統一。學生最終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在實踐運用中舉一反三,構成技能。我們能夠經過語文的綜合性學習與生活的實際密切結合起來,能夠是課堂語文活動、拓展延伸的討論、生活實際的運用等多種形式。學生可在這些實踐形式中,自主鍛鍊語文實踐本事。

新課程改革使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語文教師素質有了極大提高,新課程改革帶給了我們新理念、新方法、新嘗試、新探索。我認爲廣大語文工作者應做到:

一、加強培訓,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逐步適應了新課改的要求

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爲契機,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落實《語文教學新大綱實施意見》,提高認識,明確新課程觀念,把握新教材特點,立足課堂,進取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開展教研活動,使教師對新課程有了足夠的認識,對新課改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在如何對待新課程上,如何對待新課改上,統一了認識,轉變了教師的觀念。

二、摘下“變形鏡”或“有色鏡”,以全新的視野看待我們的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立的人格特點和價值,不能幻想以一個什麼截然統一的標準“修理”個性千差萬別的學生羣體,重要的是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因勢利導,促進其自我價值的實現。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獨特的個性,是人之所以爲人的重要標誌。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要以人爲本,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獨立個性的人,因爲沒有獨立的個性,便沒有什麼創造性。學生不是小大人,他們具有獨特的個性、獨特的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不一樣於成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所以,不能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爲規範去約束學生,要求學生模仿。如果今日的學生,“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是一種悲哀。

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已有的科學研究證實,學生的發展潛能是巨大的,並非像僵化的學生髮展觀那樣認爲學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決定的。此外,學生的優勢發展潛能是各有所長,不盡相同的,這已爲多元智力理論與實際研究所證實。教師應對某個學生,要問的不是這個學生是否聰明的問題,而是他究竟在哪些方面聰明。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優勢和弱勢,這不是問題,問題是能否揚長避短。某方面的弱勢,或許恰恰就是另一方面的優勢。相信學生的潛能,診斷學生的優勢智力,並且激勵其發展成材,這不僅僅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並且是對學生個性特質的真正尊重。

用進取樂觀的態度看待學生的天性,用動態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之所以爲學生,皆在於其可塑性強,發展彈性大。作爲教師,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許學生犯錯誤,要用進取的態度對待哪怕是一時所謂的差生。

三、加大對同組教師的培養力度,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經過傳、幫、帶以及學科帶頭人的指導培養、教研、集備活動、教師課堂比武、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等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爲了讓更多的教師,尤其是剛畢業的青年教師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科組構成一幫一的“師徒結對活動”。讓教師在教育科研中,經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確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構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增長教育教學本事。教師要從繁忙的業務圈子裏跳出來,讀讀書刊、想想點子,練練技能,鑑賞藝術,活動筋骨,僅有教師樂教,學生才能樂學。

新課程,靈活性較大,教師的要勇於應對挑戰,在新課程實踐中,找準自我的位置,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提高,完善自我,力爭把自我培養成新課改的弄潮兒。

教師新課程總結9

做爲一名高中英語教師,我在今年主要任教於高一年級的英語課,我所帶的兩個班級的學生,經過一學期的學習,英語成績有的提高有的降低。學生們在英語課上態度比較懶散,學習的勁頭不是很足。我個人認爲,英語是學生的一門主要功課,無論是學校、家長還是學生都很重視它,但是不少學生覺得這門功課單調枯燥,學起來吃力,甚至有不少學生放棄了它。究其原因,是學生的基礎不是很好,對英語學習的接觸面小,說練機會少,看不懂英語,就更不想看的惡性循環。最後變得英語學不好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爲成績好的就那幾個學生,大家水平就那樣,所以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常常存在“厭、怕、棄、懶”的不健康的心理。這使我不得不改進教學方法。

高一新學期伊始,透過對學生的大概瞭解,知道他們的基礎不是很好。所以給他們及時補充初中英語知識,從音標開始教起。在教學中補充一些初中知識,要儘快使學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從高一年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會學生一些閱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但由於學生怕看和懶得看,所以上課5分鐘都會讓學生在看一次,最後5分鐘讓他們把今天的知識點看一遍。然後晚自習的時候,就聽寫今天的知識點。這樣,效果好了一點。

因爲學生基礎不是很好,所以學校開了補課周,對於想補英語的學生讓他們2周補一次英語,因爲是高一的學生,所以補課主要以初中英語爲主,從語法上來講解,因爲語法本身就很枯燥,故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佈置的作業也沒有預期的好。學生賴的做是一個問題,還有就是他們根本看不懂句子,讓人很是頭疼。因爲自己也是沒有經驗,有許多做的不是很好,一開始沒有掌握好方法,以爲只要想把只是交給他們,他們會自覺的做,但作業基本上沒做。故中期都是講一個知識點,就給題目給他們當堂做,效果果然比帶回去做。雖然想培養學生的自覺性,但在這裏是不行的'。

對於學生句子看不懂,主要是單詞看不懂。故在兩個班主任的配合下,每天晚自習的最後一節課,都抄寫一定量的初中單詞給學生背,也許不是所有人都認真背,但總比不背單詞的好。

這一學期下來發現英語課上的有點吃力,學生學的也吃力。大多數學生對英語還是不怎麼感興趣,所以對如何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帶他們看原聲電影,聽英語音樂,看外國的一些視頻或者脫口秀等。希望他們對英語能增加點興趣。

教師新課程總結10

xx年9月24日―25日,我參加了南寧高中新課改精品課程展示活動,透過兩天的學習,給我解決了好多問題。在一開始都不知道在新課改數學中,我應該提前掌握的知識有哪些?腦子的儲備量應該是多少?回首培訓過程,大家兩天培訓情景依然浮現在我眼前,專家們精闢的點評依舊迴盪在我腦海。這次培訓受益匪淺,透過這兩天緊張有序的培訓,使我對新課改理念有了全新的認識。在這次培訓中,我認認真真地吸收和學習專家的報告,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專家的精品課程展示課活動中,學習了課程團隊專家們精心選擇、精心編輯、精心打造的“課程簡報”,並積極參與和專家面對面的研討,在思想上有了觀念的更新,瞭解到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在這次新課程培訓中學習了以下這麼幾個方面:

1.怎樣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

2.高中數學新課程與學生學習。

3.高中新課程的教學設計。

4.高中數學新課程新增和變化內容的教學思考。

5.高中新課程中可選的內容的分析和思考。

6.評價與教學的關係。課程的改革既是基礎教育的改革,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我們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爲目的,把學生從觀察現象改變爲探索現象的觀念上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構建一個探索性的學習空間,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下面就這兩天的學習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新課改需要有新思想

透過兩天的學習,我認爲要想更快更好的進入新課改,首先得從思想上進行轉變。只有從思想上完全接受了新課改,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新課改當中。剛開始,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好多老師對這次新課改還持有一點牴觸情緒,但隨着這兩天培訓的不斷進行,我開始慢慢的接受了新課改,思想上進行了一個非常大的轉變。我們學習了怎樣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新高中數學課程在結構和內容方面也有比較大的調整,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功能,爲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服務。整體的把握高中數學課程是我們打好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函數思想、幾何思想、算法思想、運算思想等都是高中數學課程的主線,它們彼此之間又有着密切的聯繫,是貫穿整個高中數學課程最基本最重要的數學思想,這些主線可以把高中數學知識編織在一起,構成知識網絡。新舊教材的變化要求我們整體把握高中數學課程,瞭解一些模組的設定涵義,這有助於發現數學課程的內在聯繫,使整體的數學素養得到提升。專家們圍繞高中數學新課程新增加的內容與變化的內容及可選內容進行的一些思考和分析,讓我們對新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二、培訓專題報告很精彩

在這兩天的培訓當中,我們一個聽取了四位專家的四場報告以及六節精品課程的展示活動。透過專家們的專題報告講解,是我對新課改的每個模組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學習當中,來自好多學校的老師對相關專題還進行了簡要的教學設計的分析和教學活動的講解,使得我們這些剛開始參加新課改的教師們對新課改的理念有了初步的認識。我們學習了怎樣在課堂內外特別是課外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走向創新,數學教學應該關注學生學習的哪些要素,探討老師的教學行爲怎樣能夠促成上一課目標的實現。爲了這些目標的實現我們需要重視教學設計,專家給我們展示了一些優秀的教學設計,對教學設計的理念及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主要是四個方面:問題的設計,過程的設計,活動的'設計,語言的設計。每一個環節都決定了一節課的成敗。最後我們研究了教學評價的問題。如何改變現有的評價機制,以適應課程改革,專家透過一些案例給了我們有益的啓示。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是要讓每一個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透過這次培訓,我們要實現這個目標,我認爲我們第一要研究教材,在教材之上的是要研究數學內容;第二要研究學生,要研究我們用什麼手段、什麼樣的程序、什麼樣編排、什麼樣的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興趣?第三要研究突破點,即把教材和數學內容和學生結合起來來找到自己“研”的突破點。我們一定要心裏永遠裝着學生,以學生爲主題設計方案,爲培養高素質的數學人才而努力。

三、專家點評和解答精闢到位

在這段時間內,參加新課改的老師除了我們這些一線的高中教師之外,還有四位新課改的研究專家幫助我們,他們不僅是新課改的研究者,也是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的學習不但有專家們對新課改的報告解決,還有專家的實際課程展示。各位專家們對自己的課程設計結合報告點評非常到位,對我們提出的問題也能進行面對面的討論和答覆。正是因爲有了可與這些專家給我們搭建了新思考這樣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才使得我們能夠紮實有效的進行新課改的培訓學習。

四、教研活動豐富多彩

在培訓的過程中,我們學校的老師們每天早上和下午都來到學校進行新課改的培訓和學習。在聽完每一節精品課程和報告的同時,我們周圍坐在一起的老師還對相關內容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這對於我們這些年輕的教師提供的非常寶貴的經驗,這樣的討論也使得新課改的思想進入了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心中,有利於使我們更快的進入到新課改中。透過本次新課改的學習,使我認識到在今後的在教學中一定要多培養主動學習意識了,要把原來的被動接受變成主動探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新的課程。教師是新課改的具體執行者,執行者的意識和素質是非常關鍵的,所以我們這些老師一定要認真學習新課改的方方面面,先做一名合格的新課改教師,再爭取做一名優秀的新課改教師。儘管培訓已經結束了,但我們的學習還在繼續,我們的挑戰纔剛剛開始。以後新課程的路途還很長,責任就在我們身上,我們是新課程的探索者。我會盡我的最大努力,傾注我的全部精力來迎接挑戰,實現新課程目標的實施。我相信透過這次培訓和今後不斷的新課改學習,我們一定會站好這一班崗,一定會將新課改進行到底。

五、重視教學反思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爲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爲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爲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按教學的進程,教學反思分爲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在教學前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爲一種自覺的實踐;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教學後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後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教學反思會促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

六、建議和希望

希望精品課程展示這樣的教師交流的活動能繼續存在,這樣可以使老師們能積極的交流新課改的經驗和思想,也希望各位專家能在今後的新課改學習中給我們更多的實際操作的展示,使我們能夠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更快的成長起來。

教師新課程總結11

在本次資訊技術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高度重視、認真負責的按照每個模組的要求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促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透過培訓學習,覺得收穫頗多:

一、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養

多年來由於思想認識的偏差及學校條件的限制,在農村中高中中難以開展正常的資訊技術教學活動。我一直認爲資訊技術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品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資訊技術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資訊技術課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於農村的高中生來說,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之間的很多資訊技術課時就用來給學生觀看視頻,學生不用呆在教室裏學習就覺得非常高興。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沒有一個領導聽過一堂資訊技術課,沒有一個領導對資訊技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過合理化建議。作爲農村中高中的資訊技術教師,即使沒有按照大綱完成教學任務,還是很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自從參加了培訓學習,對照各個模組的'培訓知識,發覺自己以前的想發異常幼稚。針對我校的實際,我認爲在農村中高中中,要按照大綱要求上好一節資訊技術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爲我們農村高中還有很多學生家庭沒有電腦,很少有機會與電腦接觸。學校的計算機少,電腦配置低,難以保證學生正常上機實踐的問題,給正常的資訊技術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在線交流並高質量完成作業。並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讓我在學習中感覺到農村資訊技術教師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等都是一個新問題。就像我們鄉鎮高中的教師,只有轉變教育觀念,透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提高自身素養,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實現一名農村資訊技術教師應有的價值。

二、提高專業理論知識水平

此次培訓是透過電腦、網上課堂自學,雖然是這樣,但是聽着老師的講解,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瞭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還有待於提高,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還需不斷地學習,充電。在培訓中,我瞭解資訊技術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瞭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資訊技術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資訊技術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瞭解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能夠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選擇運用,改進課堂教學及其研究行爲。明確課程改革與發展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新要求,能夠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學業測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學研究理論和學科教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並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課件製作水平

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件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爲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透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視頻、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截取網頁和視頻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資訊技術理論掌握得更爲系統

這次培訓使我們對資訊技術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透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資訊技術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爲了真正推資訊技術的發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資訊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爲教育資訊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學以致用,纔是根本。本次資訊技術培訓的內容很實用,培訓結束後,我要把培訓中獲得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今後,我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個人資訊素養,多學習相關的知識,爭取使自己的計算機技能能夠更長時有效的爲教學工作服務。

教師新課程總結12

20xx年7月29日到8月3日我們進行了六天的遠程培訓。我覺得這次培收穫很大,時間和機遇總是獎勵那些有準備和頑強學習的人,透過研修,看到了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以後的工作中還應揚長補短。不知不覺中,又到了寫研修總結的時候了,總覺得這幾天過得很快。靜心細想也很忙很充實,個人在這次遠程研修收穫總結

1、透過遠程研修更深刻認識到課改的重要性: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起主導作用。教育觀念的轉變,對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很重要,透過遠程研修讓我改變了過去有些陳舊的教育觀念,開始更深入地認識到什麼樣的課堂纔是學生喜愛的課堂。

2、透過遠程研修豐富了學科知識。

“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位優秀的教師,還需要熱情。一位好老師不僅僅是交給學生多少知識,更應給學生多少拿得走的素質。時間在變,師德不變,愛崗敬業的精神不變,作爲老師,我們應教到老學到老,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掌握豐富的學科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科知識有深度,有廣度,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知識;把本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博採衆長。一位優秀的教師既要有教學經驗的積累,又要把握課堂教學的規律性、靈活機智應對的綜合能力。資訊傳遞,思維碰撞,情感交流的過程。每一個四十分鐘裏都是師生共度的生命過程。課堂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積極探索的慾望與激情,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3、透過遠程研修認識到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

在我們的教學中,平時佈置作業,總是以同一個標準來要求學生,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透過遠程研修的學習使我懂得在教育教學中要求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因爲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教育的結果,同時也是教育的依據。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個性,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有聰明的,有遲鈍的;有善於思考的,有善於記憶的;有開朗活潑的,有性格內向的……。在愛好上,有愛好跳舞的,有喜歡唱歌的;有愛好美術的等等。作爲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對學生進行培養。

總之,我認爲,本次新課程遠程研修給我們提供了非常有魅力的學習環境、非常民主的學習關係、非常平等的交流與互動、非常便捷的學習方式、非常及時的學習反饋、非常豐富的學習資源、非常鮮活的學習案例、非常權威的學習指導、非常先進的教育理念、非常龐大的學習共同體,是一項非常務實、經濟、高效而且意義深遠的培訓與學習活動。

教師新課程總結13

xxxx年7月13-24日,根據省教育廳和xxxx市教育局統一部署和安排,在市教育局的統一領導下,我校精心組織,高度重視,共有479位教師參加了研修培訓,學校嚴格考勤,並提供技術保障,廣大教師潛心研修,積極參與,圓滿完成了培訓任務。現將我校培訓工作實施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嚴密組織

自接到《關於組織xxxx年全市普通高中教師新課程全員培訓工作的通知》通知後,我校領導高度重視,從培訓資金到研修組織工作都給予大力的支援和領導,成立了以校長爲組長的暑期培訓領導小組、督查小組,7月10日召開了培訓動員大會,並提出了嚴格的紀律要求,要求各處室積極配合,保障暑期培訓工作紮實有效。對於此次培訓學校領導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學校領導要求廣大教師利用此次培訓機會在教書之餘在師德、業務等各方面進行一次真正的充電,不斷的.完善自我。

二、嚴格要求,落到實處

學校制定了詳細方案,確保培訓落到實處。每天安排6個小時的培訓時間,上午、下午各三個小時,上午:2小時(8:0010:00)集中視頻,各年級學科組長組織實施,學校督查組巡視檢查。1小時(10:0011:00)教師面對面研討;下午:1小時(2:303:30)教師網上與專家交流研討,2小時(3:305:30)提交作業。電教處教師教育系統管理人員和學校培訓管理員培訓期間,每天將學校人均研修關注度及每位教師培訓情況報學校校長和分管校長。學校通訊員及時將學校教師培訓中好的做法和事蹟上報市師訓辦。

三、熱情高漲,氛圍濃厚

炎炎暑期,我校廣大教師風雨無阻,每天上午8:00準時簽到集中觀看培訓視頻,沒有一人無故缺席。在學習視頻的過程中,老師們認真仔細的記錄着對自己教學有啓發性的觀點,許多老師還把自己當時的心得體會與點滴的思想閃光點也如實地記錄下來,以備討論與作業之需。態度認真,記錄詳備。看完視頻之後,老師們對某位專家的觀點和公開課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表現出對優秀教師教研能力的欽佩,並且也認識到自己知識上和經驗上的不足與欠缺。

爲了不錯過本次培訓機會,許多年輕的媽媽將放假的孩子帶到學校,爲了不讓孩子打攪培訓,將孩子放在操場上玩耍,自己在教室認真培訓,只利用中間休息時間看看孩子,接着繼續培訓;準媽媽們拖着笨重的身體參加全程培訓。有的教師還在產假期間,依然放下幼小孩子前往學校參加集體培訓。

爲了能按時提交做作業和完成網上在線研討,下午6:00後許多教師還在辦公室等待擁擠的網絡。爲了避開上網高峯期,許多教師晚上9:00以後開始提交早已寫好的作業,指導教師們更是加班加點,熱情高昂,一絲不苟。

四、效果顯著,培訓圓滿

經過10天緊張有序的培訓,廣大教師收益頗深,在研修平臺留下了他們深深的足跡。總體上達到了培訓的預期效果。

教師新課程總結14

新課程更重要的是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過程是一個開放的、民主的、科學的探索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摸索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轉變。新的數學課程把我們領進了一片廣闊天地,如何儘快地轉變教育觀念,適應嶄新的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成了我們工作的重點。下面具體談談我的一些工作方法以及我的困惑。

一、重視教學交流

一方面加強集體備課。抓好集體備課,在組內,我一是做到課前與王老師討論交流我們的授課進度,交流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交流我們應該值的注意的問題,交流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共性問題。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探索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就成爲教研活動的總目標。我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與王老師說一說自己的教學進度,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拿出教材提出自己在備課中想到的好點子以及遇到的問題;在教學中,怎樣處理好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關係……。二是做到課後交流反思小結。好方法大家資源共享,難題困難大家一起解決。我和王老師每個人上完課後都會找機會談談自己這節課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們有沒有什麼特別好或不好的反應;出現了哪些新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大家再商量着還有沒有更好的講解方式,以便讓還沒上這課的其他老師能吸取經驗,更好地把握教材,這是我們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碰到特別難以把握的問題,我會向王老師或其他有經驗的老師們請教。

二、團結互助、高效合作

我和王老師在工作時是互相合作。比如每次出測試卷或者月考卷時都會經過這樣一個程序:先討論測試目的、出題範圍、測試時間,再分工負責:編題、上網查詢資料、畫圖、打印互相幫助。新教材中有很多需要藉助教具的地方,我和王老師也是共同精心準備,然後再資源共享。在教學中也有很棘手的地方,我和王老師就互相研究問題、探求對策。

儘管我們在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喜歡數學、主動學習數學,但仍有很多學生的厭學,而且由於他們在初一初二的學習基礎也比較差,數學知識的聯繫非常緊密,以前知識掌握不好,現在的知識點他們就理解不了,甚至有的學生廣泛應用題的文字內容和計算題的題目都讀不懂。而且學生間的層次拉得很大,一羣后進生的'教學成爲一個難點。怎樣縮小差距,讓每個學生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些都成爲我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因此,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爲自己學習的場所,學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師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本校資源,發揮學校教師集體的智慧,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這是身爲教師者工作、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教師新課程總結15

根據省、市教育部門部署,自20xx年8月份開始,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同步研修培訓地理班順利開班,並與教學實踐同步展開,至今已歷時一學期。

各位學員充分利用研修平臺,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相互交流合作,共同研討,以自我經驗反思爲有效資源的學習與研究方式,使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中實現教學、研究與發展的同步,有效地推進了新課程的實施。

本學期,地理班29名學員學習涌躍,學習時間最長達100小時有3人次,有13人完成50小時以上的學時。共完成研修日誌83人次,評論92人次,精華9人次;完成教學設計與反思74人次,評論42人次,精華10人次;完成教學問題與解決策略38人次,評論27人次,精華9人次;完成作業46人次,評論5人次,推薦6人次;發貼26人次,回貼46人次。成績斐然。

其中,何哲學老師“關於合作學習問題思考”、趙清波老師“地理視角在高考複習中的應用”“地理視角:思維火花的多棱鏡”“地理觀念:學科思想的真諦”、蘇政民老師“優化課堂資源實施我校地理課堂有效教學”、周永傑老師“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蔡雨老師“案例教學反思”等優秀日誌、研修文章引起大家的熱議,對班級學員起到了引導作用。同時,一大批優秀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給予學員以啓發。

此外,爲了更加切實地搞好同步研修,地理班於11月18日上午,在黃石七中召開學習研討會,來自黃石市區及大冶市和陽新縣各高中學校教師代表共計30餘人在黃石七中聚聚一堂,針對各學校教學進度,結合自己教學實踐對新課改提出寶貴建議,會上氣氛融洽,討論熱烈,效果明顯。

透過網上交流與學習研討,學員們對新課程的實踐有了一定的認識。

一、加深了教師對新課程認識:

1.明確了新課程對師生的定位,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新課程倡導新的學習方式,特別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

2.交流了資訊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不少學員由於計算機技術不夠,對合理運用計算機技術有效輔導教學有畏難情緒,透過討論交流,大家對資訊技術的應用有了一定認識,大家相互交流資料、課件、優秀案例等,有效地促進了新課程的實施。

3.新課程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同時,教師也提出思考:面對高考制度,我們如何實施新課程。

二、研討了新課改下一堂好課的認識:

1.教師要由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轉變爲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和幫助者;由教學活動的主角轉變爲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配合者。2.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創設情境,誘發動機,讓學生“動”起來。

3.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提高學生對地理課程的興趣。

4.學習了一節好課的標準:紮實、充實、豐實、平實、真實。

三、一些困惑:

1.對新課改高考試題廣度與深度的焦慮。

高考是目前評價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唯一具有權威性的評價體系,怎樣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怎樣在平時教學中與高考要求達到一致,這是衆多地理教師的困惑。

2.“一言堂”“滿堂灌”仍然存在。

3.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只能是部分參與。學校班額普遍較大,多在70人左右,同時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十分明顯,教師難以控制和了解全局。在課堂上開展“活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還十分困難。

4.評價機制不健全。很多學校目前對學生的過程評價浮於表面。

本文連結:https://www.qkxsy.com/hangyefw/jiaoshi/2mq2r8.html

Copyright © 2024. 全科學識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