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全科學識雲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 《烏合之衆》讀書筆記1000字
手機版

《烏合之衆》讀書筆記1000字

來源:全科學識雲 閱讀:1.11W 次

《烏合之衆——大衆心理研究》這本書研究的是“羣體”,勒龐在本書中這樣說明“羣體”的定義:“聚集成羣的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採取一個方向,他們自覺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種集體心理。”

《烏合之衆》讀書筆記1000字

《烏合之衆》原名《TheCrowd》,即“羣體”,但譯者翻譯爲“烏合之衆”,我認爲這也不妥。因爲成語“烏合之衆”本來是用於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羣人。顯然這樣的一羣人只能稱作“大衆”,他們中的個人仍然保留了自覺的個性、也沒有產生集體心理。或許譯者另有意圖,因爲勒龐在書中說過,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來充分利用大衆的“服從頭領的本能需要”,成爲領袖,就可以把烏合之衆變成一個有集體心理的羣體;但倘若方法不當,領袖也可能淪爲羣體所唾棄的人。大概譯者的理解類似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羣體可以成就領袖、也可以毀掉領袖。

在讀《烏合之衆》期間,我欣賞了一下電影《浪潮》。在電影中,文格爾先生所領導的“浪潮”這個小羣體確實與勒龐所描述的幾乎相同:首先它的誕生就暗含着領袖文格爾先生的偏執與反抗意識;其次,“浪潮”羣體有着很高的同質性,有着嚴格的羣體規範,並且“他們從合作行動中獲得了空前的一致與滿足以及依賴感”;最後他們發展出衝動、諂上欺下、缺乏責任感等特點。比如“浪潮”成員有統一的手勢、着裝、標誌甚至思想;他們爲了宣傳羣體標誌而破壞公物;他們歧視未加入“浪潮”羣體的人、試圖排除異己。

在這個羣體的發展過程中,既有主動放棄個性融入集體的馬爾科和蒂姆、也有自我意識強烈的反抗者卡羅爾、還有清醒的旁觀者莫娜和卡羅爾的媽媽。雖然最後“浪潮”羣體在悲劇中解散,但那不是因爲卡羅爾單薄的反抗力量和旁觀者的阻攔,而是發生的血腥暴力事件使事態發展到嚴重的地步,導致了羣體的.消亡。電影告訴我們,獨裁之下,羣體的力量非常強大,但這種強大的力量是不理性的、難以控制的,它最終會讓羣體走向消亡。

勒龐在《烏合之衆》書中所說的“羣體”並不僅僅是獨裁統治下的羣體,實際上在其他的羣體中,由於個人的想法受到他人的想法的影響,或多或少都會失去一些理性和個性,從而成爲羣體心理的一部分。“爲了不失去羣體,更爲了取悅羣體中的他人,他就可能扭曲自己的成本收益計算。”所以獨裁統治下的羣體只是一個極端的例子,讀書筆記.這個羣體之中的人完全喪失個性和理性。但是就其他常見的羣體如政黨、街頭羣體、陪審團等等而言,這些羣體中的個體保留了一定的個性,同時他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羣體內部人員彼此的影響,產生從衆心理、失去部分理性。

雖然“由於受到時代和自身經歷的侷限,勒龐的羣體思想中充滿了對拉丁民族的不滿和對保守的盎格魯-撒克遜式的民族的嚮往,充滿了對社會主義的蔑視和恐懼”,而且勒龐認爲婦女比男性更低級,但是這些奇怪的意識形態觀點並不影響本書的本質:勒龐在書中將羣體行爲特徵以及其背後的羣體心理特徵分析得十分深入,並且包含着豐富的現實意義。總而言之,《烏合之衆》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它們摻雜在一起,使得我們在讀書的時候需要加以辨別,而且精華之處更值得仔細品味。

本文連結:https://www.qkxsy.com/xiaoyuanfw/dushu/d9wem.html

Copyright © 2024. 全科學識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